看看這些秦朝“驪山徒”的墓,你還會讚頌大秦盛世嗎?

1978年九月,山西臨潼縣姚池頭村的農民在平整田地時,發現了一個土坑,坑裡有人骨骼。報告上去後,派來了考古隊繼續鑽探,發現了另一個較大的屍骨埋葬坑,裡面有鐵鍤、鐵錛等工具。同年11月,距此500米的趙背戶村又有農民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了埋葬坑,秦俑考古隊隨即停止了陵內的工作,集中對這片墓葬坑進行發掘。

經過半年發掘後,確定是修建秦始皇陵的驪山徒墓。考察這些驪山徒墓的情況,就能對大秦的社會狀況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這些墓共分為三個區,加一起大概三四百人,人的身份也較為多樣,有平民,也有有爵位的人。還發現了19個瓦志刻文,記載了死者的信息。所謂瓦志刻文,是有些死者比較講究,埋葬的時候用瓦壘了個棺材的樣子,把屍體放進去,少數瓦片上還刻了死者信息。陪葬品幾乎沒有。

看看這些秦朝“驪山徒”的墓,你還會讚頌大秦盛世嗎?

從瓦志刻文整理出來的文字信息如下:

看看這些秦朝“驪山徒”的墓,你還會讚頌大秦盛世嗎?

其中,東武、楊民、平陰屬於趙國,博昌、鄒屬於齊魯, 贛榆、闌陵應為楚,也就是說,這批人基本都是原先六國的人。結合史書記錄,劉邦曾押送驪山徒,冠軍侯英布曾經是驪山徒,可見六國人驪山服勞役比較多。當然,驪山徒很可能原秦地的也不少,畢竟在始皇帝眼裡,秦地百姓不會更金貴一些。

那麼這些來自六國的驪山徒到底是平民還是勞改犯?刑徒肯定是勞改犯,但驪山徒並不都是。根據雲夢秦簡來看,單獨的徒指的是“徭徒”,也就是服徭役的普通人。

劉邦曾“以亭長為縣送徒驪山”,途中很多人逃亡,“自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止飲,夜皆解縱所送徒。曰:公等且去,吾亦從此逝也。徒中壯士願從者十餘人。”劉邦是個流氓,不像項羽那樣的貴族有非常強烈的道德價值準則,從後來的行事中就能看出,劉邦還做著秦的亭長,然而他這樣的人,也不願意為難這些去驪山的“徒”,可見在關東六國人看來,去驪山是條九死一生的路。這裡用的字是“送”,平民才是送,犯人是“輸”,也就是當貨物來對待了,是國家的“貨物”,英布就曾“及壯,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當刑而王,幾是乎?」人有聞者,共俳笑之。布已論輸麗山,麗山之徒數十萬人”,英布是犯人,所以用輸。

大家不要因為刑徒是犯人就覺得活該,一個人是犯人本身不代表他就做了什麼壞事,也可以是律法嚴苛。和六國相比,楚國是春秋分封殘餘比較多的地方,而封建體制下人自由度很高,基層基本是習慣法來約束,過這種生活的人,被強加了秦律後,犯法的人不多才怪了。

這些犯人和平民的遭遇從這些墓就能看出來了,用瓦片壘出個棺材的三四百人中間也就有19個。這中間有十個很可能是原先的基層公務員,所以瓦片還寫了爵位,因為犯事被處以“居貲”,也就是說被罰款,但交不出來,只能來驪山服勞役,死在這裡。

一區發掘較為徹底,有墓葬159個,清理出了103個,這103個裡面共有219具屍骨,也就是說平均兩個人一個墓葬坑。二區則幾乎可以說是一個亂葬坑,屍體一層層壘起來。一區219具屍骨裡有兩個兒童,其中一個兒童下肢折斷。一區的219人中大概有十來個非正常死亡。

《史記》中記載,驪山徒七十萬。一般古代史書中的數字都會被當代學者懷疑,不過這個數現在基本得到了學者的肯定。驪山徒只是秦徭役的一部分,有記載的還有直道、長城、水利工程等,這些是國家級別的,每個地區還有自己地區的徭役。徭役之外還有兵役,進攻百越,蒙恬擊匈奴,都需要人。這些還只是直接做事的,還有運輸物資的。根據一種估算方式,秦平均有五分之一的勞力處於服役狀態。

看看這些秦朝“驪山徒”的墓,你還會讚頌大秦盛世嗎?

有些秦粉說驪山徒是刑徒,這是沒搞清徒和刑徒的關係。還有說徭役給錢,那是把其中的“居貲”擴大到全體了,事實上居貲也不是給錢,而是方便核算,一天算幾個錢,然後滿了就放了。中國歷史上就很少有什麼給官家幹活還給錢的事,也就清朝徭役給點錢。

這樣的大秦,那些秦粉穿越過去,真的會為大秦歡呼?恐怕是填在二號坑的可能性更大。

看看這些秦朝“驪山徒”的墓,你還會讚頌大秦盛世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