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領跑者”基地正積極申報,無補貼光伏項目有望年內落地

第四批“領跑者”基地正積極申報,無補貼光伏項目有望年內落地

從2014年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到今年1月剛剛發佈的《關於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發改能源〔2019〕19號)(下稱19號文),光伏產業進化的主旋律一直圍繞著“平價上網”展開。光伏發電“領跑者”計劃作為國家能源局牽頭推動、實行的光伏扶持專項計劃,是減少新能源電價補貼、早日實現平價上網的有力抓手,一直頗受業界關注。

日前,在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光伏領跑基地及平價(低價)項目開發研討會”上,記者瞭解到,新年已至,市場對於新一輪光伏發電“領跑者”計劃的期待也逐漸提高。遼寧阜新、河南南陽等地方政府正在積極申報第四批光伏“領跑者”項目基地,各光伏企業也開始摩拳擦掌,提前準備招標事宜。

文 | 董梓童

新技術層出不窮

“2018年,電站總投資元/瓦進入4元時代,EPC項目甚至到了3元時代,這促進了部分區域項目直接實現無補貼。”上海電力設計院新能源公司崔雲說。

“領跑者”青海格爾木基地0.31元/千瓦時的中標價格便是有力代表,再次刷新國內光伏電站最低電價紀錄,輿論對於“平價上網近在眼前”的推論不絕於耳。

“ ‘降本增效,平價上網。’要想早日實現平價上網,成本依舊是關鍵,技術仍然是根基。”多位企業代表認為。

崔雲告訴記者,目前在光伏電站總投資中,設備購置費佔70%以上,組件佔其中的60%左右,因此建議在項目實施時嚴格控制關鍵設備成本,以保證整個項目技術成本的降低。這使得光伏企業仍將目光鎖定在降低組件成本這一重點任務上。

為此,晉能科技正積極開發HJT技術。“HJT組件具有工藝流程簡單、無光致衰減、無電位衰減、低溫度係數等優勢,是未來光伏產業向25%效率水平發展的有效過渡。”晉能科技技術總監李高非向記者介紹,目前晉能科技超高效HJT組件量產最高效率已達到24.04%,60片雙面組件最高功率檔位達370瓦,產品專項降本也取得了初步成果。

另闢蹊徑的企業不少,但更多的企業還是走在單晶PERC的主流大道上,不同的是,單晶PERC雙面組件似乎成為了“領跑者”項目以及低價(平價)項目的“新法寶”。這和2019年光伏逆變器的發展趨勢不謀而合。

“‘雙面組件+組串逆變器+1500伏+跟蹤系統’能大幅提升系統發電量,是未來光伏逆變器發展重點,也是實現平價上網的主流方案。”華為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500伏系統可有效節省設備成本、纜線成本、施工成本,已成為全球低電價及無補貼光伏項目的首選。”

優惠政策助平價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世江表示,隨著相關配套政策的逐步完善、競爭性配置方式的引入、技術指標的提高,光伏行業技術進程正在加快;“領跑者”基地為高效組件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直接推動了多種製造技術蓬勃發展,不乏代表未來趨勢的技術在項目中應用。

在王世江看來,第四批“領跑者”基地將繼續引領我國光伏發電的去補貼化進程,並且非技術成本的降低等諸多因素也將推動平價上網時代的來臨。

這對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眾所周知,非技術成本過高是光伏平價上網的一大阻礙。

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新能源工程院資源與總圖所所長惠星介紹,以國內某光伏平價項目為例,其非技術成本佔比在10%左右。

這一數據相比去年普通電站的非技術成本投入佔比已有大幅下降。降低非技術成本以及其中最為企業“詬病”的土地成本也已成為地方政府申報“領跑者”項目的必備優惠條件。據記者瞭解,如包括內蒙古達拉特旗在內的不少第二、三批“領跑者”基地在協調土地流轉、免徵土地稅等相關非技術成本方面均提供了優惠政策,第四批“領跑者”基地申報地區負責人也表示在土地租金等方面具備優勢。

這和19號文對於地方政府的明確規定相一致。為推動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19號文要求地方政府部門優化平價上網項目的投資環境,包括土地利用及相關稅收工作、取消要求投資建廠、採購省內產品等不利於市場公平競爭的規定;降低非光伏技術成本。

惠星認為,降低非技術成本是國內平價(低價)示範項目的主要適應條件之一。“太陽能資源條件對能否開展平價示範項目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資源好、消納好、成本低是這類項目的三大要素。若地方政府支持相關產業發展,具有土地政策、接入條件、稅費等優勢,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平價、低價項目的發展。”

商業模式待拓展

在技術、政策的支持下,王世江預測,在即將開展的第四批“領跑者”項目中,有可能會出現完全不需要補貼的投標價格。

而在崔雲看來,除了上述提及的與技術創新、政策推動相聯繫的項目成本、費用支出、上網電量、綜合運維等要素外,無補貼光伏電站的推進還涉及建設模式這一要點。“目前,我國光伏電站建設模式‘單一’,包括關注點‘單一’、運營思路‘單一’、投資模式‘單一’、設計方案‘單一’以及項目模式‘單一’,亟待模式創新。”

以投資模式為例,國內光伏電站大多由單一企業投資,同時採取和漁業、農業、旅遊等相結合的發展路徑,並且這種模式有可能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持續。

據第四批積極申報光伏“領跑者”基地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光伏+農業”仍然是創新“光伏+”的主要路徑,各地方政府仍聚焦於適合於當地種植的農作物。

同時,多數企業也表示,將在不影響光伏發電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土地複合利用的發展之路。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認為,在模式創新方面,隔牆售電、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等政策的呼之欲出將改變未來光伏發電系統的運營管理模式。此外,他還提出,光伏行業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的加速湧現,在一定程度上與現行管理機制不協調,對新業態的支撐有待提升。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