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 這次可能真的不一樣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光伏 这次可能真的不一样了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受歐美市場萎縮影響,光伏行業一改此前賣方市場的格局,高毛利、高預付款的大好形勢一去不復返。在2010年行業短暫反彈之後,從2011年開始到2013年第二季度,伴隨著歐債危機、歐美雙反、硅料價格震動,光伏行業經歷了產業化之後最為深度的調整和洗牌:美國大批光伏企業倒閉,國內的尚德、賽維等龍頭企業也紛紛破產重組。此後,商業銀行、投資者、媒體、公眾等無不是談光伏“色變”。“產能過剩、行業波動大、嚴重依賴補貼、龍頭企業必死”等對光伏行業的印象,從此便深深印在了人們的腦海中。2018年光伏“5.31”新政之後行業急凍、需求急劇萎縮,更是將人們印象中光伏行業的風險和恐懼進一步放大。

光伏行業的劇震令失敗者避之不及,但也令倖存者越發謹慎,對新建產能投資和技術路線選擇更加穩健,一線企業的行業地位得到進一步穩固。在2013年行業低谷之後,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等國內一線光伏製造企業的排序便開始逐漸清晰,並一直保持相對穩定,此後也僅有隆基股份借單晶組件發展的東風成為行業的後起之秀。

與許多傳統行業相比,光伏還是一個年輕的行業。在全面實現“平價上網”、行業進入成熟期之前,經歷劇烈的波動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光伏行業目前在政策、技術、市場等方面的不確定性確實很大,但這些不確定性也在逐漸變小。回顧尚德、賽維破產的原因,主要都是對行業在幼稚期種種不確定性的預期不足,對上游硅料的價格走勢嚴重判斷失誤。2011年國內硅料廠商突破技術封鎖的速度遠遠超出預期,硅料價格暴跌,尚德和賽維由於與上游鎖定了長單,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目前光伏行業在政策、技術、市場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是隨著行業格局的逐步穩定、“平價上網”時代的日益臨近,這些如迷霧一般的種種不確定性將逐漸消散。新能源革命的大趨勢已相當明朗,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將迎來很大的投資機遇。

光伏行業具有確定性較高、可預見的長期行業成長性。結合獨立第三方國際能源署(IEA)、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預測,預計未來5年全球市場光伏新增裝機量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8.3%;累計裝機規模將增長一倍以上,從2018年底的480GW增長到約1000GW。其中,作為第一大市場的中國未來5年光伏新增裝機量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5.66%;增長迅速的新興市場,例如印度,規劃的光伏累計裝機量將從2018年的26.9GW增長到2022年的100GW。

光伏行業的成長性主要來自於其與傳統能源相比所具有的替代優勢。太陽能資源分佈廣泛,只要有光照的地方就能使用光伏發電,無論陸地海洋、高山島嶼,理論上都可以直接開發和利用;太陽能資源不必長距離輸送,可以避免長距離輸電線路所導致的電能損失;光伏系統還具有易安裝、安全可靠、無噪聲、無汙染排放等特點。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石油逐步成為主要能源,而這一次的能源革命已經悄然臨近,人類的主要能源、使用方式、儲存、運輸等方面都將產生革命性的變化。與傳統能源相比的替代優勢,是光伏行業成長性的根本來源和保障。

隨著光伏行業的多輪起起伏伏,這一次,情況可能真的不一樣了。“平價上網”時代已經很近了。最近10年光伏組件價格已經下降了95%以上。實際上,德國、澳洲等高電價市場已經完全實現了“平價上網”,電價較低的市場也正在逐步實現。例如中國目前絕大多數區域已實現用戶側平價(光伏度電成本與當地一般工商業用電價相比),部分地區已實現發電側平價(與當地脫硫煤標杆電價對比),保守估計2-3年後有望邁入全面平價階段。近20年來,光伏組件及上游原材料的銷售價格不斷下降,這並不完全是因為行業產能過剩,而是“平價上網”的目標和願景,要求行業內的企業必須不斷壓縮成本、提高組件轉化效率、降低終端銷售價格、最終實現對傳統能源的替代。

行業內的人準確地將光伏行業總結為“有一定技術含量的資本密集型行業”。在行業逐步邁向“平價上網”的過程中,整個行業呈現出落後產能過剩、先進產能不足、先進產能替代落後產能的趨勢。小規模廠商由於難以產生規模效應導致生產成本過高,而一線龍頭企業憑藉其規模、資金、成本、技術、品牌等優勢,市場份額不斷提升。

光伏行業某龍頭企業的掌門人曾經說過,“對於光伏行業,不要高估了1-2年間的動盪,而低估了10年以後的變化”。道路是坎坷的,前途是光明的,在熬過黎明前的黑暗後,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革命,必將在未來顛覆人們對能源行業的認識和理解。

原標題:光伏,這次可能真的不一樣了!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