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月收入2000-5000元为中等收入群体

1月25日,国家统计局日公布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2018年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距离第一次调查已过去10年。

调查数据显示,居民一天中投入到就业工作中的时间明显增多,从2008年的2小时29分钟上升到2小时57分钟,增加了28分钟。

其中,中等收入群体就业工作时间最长,为7小时51分钟。这比低收入群体多34分钟,比较高收入群体多9分钟,比高收入群体多27分钟。

但工作时长最长的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却不到较高收入者的一半,只有高收入者的1/5甚至更低。

关于群体划分标准,国家统计局指出,低收入群体是指调查对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较高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5000-10000元;高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

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8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2017年已经超过4亿人,2018年还会增加。这个群体以中国典型的三口之家测算,年收入在10万元-50万元之间,约1.4亿个家庭,有购车、购房、闲暇旅游的能力。

调查公报显示,从事家庭生产经营活动的居民收入与时间投入的关系是:收入水平越高,家庭生产经营活动时间越长。其中高收入群体家庭生产经营活动用时最长,为7小时35分钟,比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较高收入群体分别多1小时34分钟、1小时6分钟和37分钟。

有酬劳动时间减少,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2018年居民一天有酬劳动用时4小时24分钟,比2008年减少4分钟,而同期人均GDP增长约1倍。对此,统计局分析指出,有酬劳动时间减少的原因是家庭生产经营活动时间大幅减少;2018年家庭生产经营活动时间减少、就业工作时间增加,反映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家庭生产方式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这意味着,十年间,更多的乡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从过去的农业生产转到城市工厂和企业上班。

同时,无酬劳动时间结构变化显著,与十年前相比,居民家务劳动时间减少,陪伴家人时间增加。其中,陪伴照料家人(包括陪伴照料孩子生活、护送辅导孩子学习、陪伴照料成年家人)的时间为53分钟,比2008年增加30分钟,增长了1.3倍,其中85%的时间用于照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当然,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如送餐服务、小时工等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也是居民家务劳动时间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过,女性无酬劳动时间还是远远高于男性,但两者差距略有缩小。投入家务劳动的时间,女性为2小时6分钟,男性为45分钟,这一差距比2008年缩小了29分钟。

此外,过去十年,个人自由支配时间增加12分钟。看电视依然是居民的主要休闲方式,2018年为1小时40分钟,比十年前减少了26分钟;休闲娱乐时间为1小时5分钟,比2008年增加25分钟;健身锻炼时间增加8分钟。

调查显示,从不同收入群体看,收入越高群体自由支配时间越少,而收入越低的居民看电视时间越多;低收入群体每天看电视时间为1小时50分钟,比中等收入、较高收入和高收入群体分别多15分钟、32分钟和46分钟。收入越高的居民阅读书报期刊的时间越多,高收入群体阅读时长为20分钟,分别是低收入、中等收入、较高收入群体的3.2倍、1.9倍和1.3倍。高收入群体中21%有阅读行为,而低收入群体只有6.6%有阅读行为。

此外,十年间无线网络的迅速覆盖,智能手机的普及,也对人们时间分配产生了影响。2008年,平均一天的上网时间仅有14分钟,2018年一天使用互联网时间为2小时42分钟。居民的不少休闲娱乐时间分配也与互联网密不可分。

时间利用反映居民在各项活动的时间投入,提供了观测居民日常生活、衡量经济社会变迁、评估民生福祉改善的新维度。2018年,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与2008年第一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相比,十年间居民时间分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从一个新角度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该调查公报还说明,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选取北京、河北、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河南、广东、四川、云南和甘肃等11个省(市)。调查对象为抽中调查户中15周岁及以上常住成员,共调查20226户48580人。其中,城镇29557人,农村19023人;男性23577人,女性25003人。上海在全国调查方案基础上,自主探索使用手机APP调查方式,并拓展了调查内容。本公报数据不含上海。

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全文)

一、居民一天的时间分配

调查结果(详见附表1)显示,居民在一天的活动中,个人生理必需活动平均用时11小时53分钟,占全天的49.5%;有酬劳动平均用时4小时24分钟,占18.3%;无酬劳动平均用时2小时42分钟,占11.3%;个人自由支配活动平均用时3小时56分钟,占16.4%;学习培训平均用时27分钟,占1.9%;交通活动平均用时38分钟,占2.7%(见图1)。

图1 居民一天活动的时间构成

统计局:月收入2000-5000元为中等收入群体


二、个人生理必需活动时间

个人生理必需活动,包括睡觉休息、个人卫生护理、用餐或其他饮食活动。居民一天中用于个人生理必需活动的平均时间为11小时53分钟。其中,男性11小时48分钟,女性11小时58分钟;工作日11小时45分钟,休息日12小时12分钟。

睡觉休息时间。居民睡觉休息平均时间为9小时19分钟。其中,男性9小时16分钟,女性9小时22分钟;工作日9小时13分钟,休息日9小时34分钟。

个人卫生护理时间。居民个人卫生护理平均时间为50分钟,其中男性48分钟,女性52分钟。按5岁为组距分组,20-24岁女性个人卫生护理平均时间最长,为58分钟。

用餐或其他饮食活动时间。居民用餐或其他饮食活动平均时间为1小时44分钟,其中工作日1小时43分钟,休息日1小时48分钟。按5岁为组距分组,15-19岁居民用餐或其他饮食活动的平均时间最短,为1小时35分钟。

三、有酬劳动时间

有酬劳动,包括就业工作和家庭生产经营活动。居民有酬劳动的平均时间为4小时24分钟。其中,男性5小时15分钟,女性3小时35分钟;城镇居民3小时59分钟,农村居民5小时1分钟;工作日4小时50分钟,休息日3小时17分钟。居民有酬劳动活动的参与率为59%。其中,男性67.4%,女性51%;城镇居民53.1%,农村居民68.1%;工作日64.5%,休息日45.1%。

就业工作时间。居民就业工作活动的参与率为38.4%。其中,男性46%,女性31.3%;城镇居民43.2%,农村居民31%;工作日44%,休息日24.5%。就业工作活动的参与者平均时间为7小时41分钟。其中,男性7小时52分钟,女性7小时24分钟;城镇居民7小时37分钟,农村居民7小时48分钟;工作日7小时40分钟,休息日7小时42分钟。按5岁为组距分组,25-29岁男性就业工作活动的参与者平均时间最长,为8小时6分钟。

家庭生产经营活动时间。居民家庭生产经营活动的参与率为23.1%。其中,男性24.6%,女性21.8%;城镇居民11.6%,农村居民41.1%;工作日23.3%,休息日22.7%。家庭生产经营活动的参与者平均时间为6小时14分钟。其中,男性6小时40分钟,女性5小时47分钟;城镇居民6小时1分钟,农村居民6小时20分钟;工作日6小时15分钟,休息日6小时12分钟。按5岁为组距分组,35-39岁男性家庭生产经营活动的参与者平均时间最长,为7小时26分钟。

小编在想:统计局的统计,怎么跟玩儿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