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問題,為什麼孩子與我們的關係越來越遠?

成佳悅的媽媽最近有些鬱悶,她發現孩子雖然一天天長大,卻越來越沉默,不愛跟父母說話,放學一回家就把房間門關上,連吃飯都是父母叫才出來,飯桌上也沒幾句話。

媽媽想問問她在學校怎麼樣、功課怎麼樣或者跟同學相處得怎麼樣。功課怎麼樣或者跟同學相處怎麼樣,她都是愛理不理的隨便應付兩句。問多了,她遍不耐煩的給個白眼,不客氣的說:“你怎麼那麼多事啊?我在學校裡還能幹嗎,不就是天天上課考試嗎?”

媽媽有些生氣,剛上初一的孩子怎麼就變成這樣了呢?現在眼看著她個子越長越高,心卻離父母越來越遠了。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問題,為什麼孩子與我們的關係越來越遠?

媽媽們在一起聊天的時候發現,不但是成佳悅變了,同齡的孩子都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其實,孩子的這些表現,都是青春期的典型特徵。他們的額心理隨著身體的變化也一天天的變化。

孩子在11歲左右的時候,大腦中的下丘腦分泌促性腺素激素。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孩和女孩的身體和生理都進入快速發育期。身體外形的改變,生理現象的出現,讓孩子對自己產生好奇和疑問,也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很大的震動和不安。另外,由於大腦功能的進一步分化和完善,孩子心理活動的隨意性和自控性日益增強,思維和思想意識也發生了變化。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問題,為什麼孩子與我們的關係越來越遠?

在這些成長變化中,生理的發育又超過心理發育,而這樣就導致了心理不平衡現象的出現,所以,有一些青春期的孩子常常煩躁不安,不想聽父母嘮叨。有人把這一時期叫做“第二次斷乳”,就相當於在2歲左右,孩子在生理上和母親的斷乳,這次斷乳是指心理上和父母之間的斷乳。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問題,為什麼孩子與我們的關係越來越遠?

可以說,第一次誕生的是一個活的生物,第二次誕生的則是一個真正的人,一個不僅看到周圍世界,而且也看到自身積極的、有思想的、正在起作用的人。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變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困惑感

由於生殖系統的發育,他們對遺精、月經以及第二性徵的發育感到困惑或難看,一方面羞於和異性在一起,另一方面又想與異性交往。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問題,為什麼孩子與我們的關係越來越遠?

2、獨立與依附的矛盾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世界,開始自己主宰自己。同時,他們開始對父母和老師的教導產生懷疑,不願事事受父母、老師的指揮。但在經濟上,他們仍需要依靠父母,必須與父母住在一起,受家庭的約束。這種獨立與依附的矛盾心理,常會使青春期的孩子情緒不穩定,造成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緊張。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問題,為什麼孩子與我們的關係越來越遠?

3、情感更深刻

進入青春期後,孩子對理想的追求、人生的探索、知識的渴求、友情的尋覓、熱情的釋放、才幹的顯露等日趨迫切,因而情感也日益豐富。但由於受年齡、閱歷、財力等方面限制情感多變而不穩定。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問題,為什麼孩子與我們的關係越來越遠?

4、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能力初步發展

青春期的孩子在觀察和評價身邊的人和事的同時,也開始認識和評價自己,如會站在鏡子前打量自己長得怎麼樣,還會把自己與電影、小說中的主人翁進行對比想象。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能力初步發展,開始有意思地保留自己內心世界的秘密。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問題,為什麼孩子與我們的關係越來越遠?

5、性意識萌發

隨著生理的發展,青春期孩子的性意識萌發,常表現為對異性的暫時疏遠、渴望瞭解性知識、對異性產生好感、模仿性的“初戀”等。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問題,為什麼孩子與我們的關係越來越遠?

總之,這一階段父母還要理解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平衡,寬容對待他們的煩躁、叛逆和反抗。父母還要和孩子多交心,平等地跟他們對話,而不要擺出高高在上家長的姿態,認為自己一切都是對的;社會在發展,有時候,父母還要向自己的孩子學習。父母也不妨學一下相關心理學的知識,這更有助於清晰地瞭解和知道孩子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