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南宁市一主桥右幅转体110° 刷新国内纪录

11月7日凌晨,南宁市亭洪路延长线(规划七路~南建路)上跨铁路立交工程主桥右幅成功转体,转体角度为110°,与9月27日已完成转体的主桥左幅成功合体。该桥的成功转体,为亭洪路延长线年底建成通车打通了最后一关。

漂亮!南宁市一主桥右幅转体110° 刷新国内纪录

“漂亮转身”历经约3个小时

7日零时35分,该立交右幅桥梁长160米、重1.8万吨的T构梁体,在两台千斤顶及牵引索的拉动下,开始进行转体。以平均每分钟1°的速度,经过约3个小时,旋转110°至设计位置,凌晨3时55分转体精确就位,4时30分,铁路恢复正常运营。

项目施工单位中铁二十五局项目总工程师易奇介绍,该桥是目前广西最大、技术最复杂的转体桥。桥梁单幅转体重量1.8万吨,相当于1.5万辆小轿车的重量,右幅转体角度110°。主跨采用转体法施工,先平行于铁路浇筑连续梁,最后使用连续千斤顶推动转体合拢。转体桥核心部件为直径4米的球铰,设计精度要求控制在1毫米以内。转体过程通过计算机控制精度,严格控制点位,最终实现转体高精度就位。

通俗地说,就是先把桥梁的梁体分别在与铁路平行的位置做好,然后使用千斤顶推动梁体转动,使之横跨于铁路上方。

据悉,该转体桥的一侧梁体位于半径260米的圆曲线上,是国内最小曲线半径转体桥,梁体弯度大,重心偏离桥墩中心,稍有不慎,就会在施工中造成倾覆,难度极大。此次成功转体,创下了国内最小曲线半径转体的新纪录。

转体解决梁体上跨高铁难题

南宁市亭洪路上跨铁路立交桥项目位于江南区,跨越湘桂铁路、南昆客专及拟建的南崇城际铁路。铁路线不能封闭,如何进行施工?

易奇介绍,在这座立交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不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营,跨越铁路的主桥采用转体法施工,先平行于铁路线路外浇筑梁体,最后使用千斤顶牵引旋转就位。

据悉,该工程距离高铁运行线仅5.2米,安全风险大,为了保证深基坑开挖对高铁站场造成零沉降影响,施工方通过做好基坑四周排水沟、强抓截水帷幕施工质量,严格做到深基坑分区、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1米,及时施工基坑桩间支护植筋挂网喷射混凝土质量,保证高铁站场旁超大尺寸深基坑开挖质量,确保高铁线路运营不受影响。

年底亭洪路将连通壮锦大道

亭洪路由于与铁路多线路相交等原因,耗时多年还未能修通,导致该片区路网功能薄弱,相邻路口每天交通高峰期都会出现严重拥堵。

亭洪路延长线上跨铁路立交是亭洪路延长线的重要节点工程,转体桥经过两幅浇梁华丽“转身”合体后,成功跨越铁路,为亭洪路延长线的建成通车打下基础。

项目建设单位南宁万町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现场负责人陈国升介绍,亭洪路延长线是江南工业园东西走向交通主轴,连接壮锦大道、沙井大道,设计时速50公里,为双向六车道。该工程连接壮锦大道、沙井大道,建成后将打通断头路。

目前,亭洪路延长线(规划七路-南建路)已全线拉通。在亭洪路立交桥两端,沥青铺设正在紧张进行中,剩余工程预计在12月底完成并具备通车条件,届时将极大改善江南片区交通路网状况,缓解白沙大道、五一路的交通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