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号”单列货值超过1700万美元,出手抢夺中欧海运市场?

12月20日上午11:40,首趟中欧班列“长安号”日通专列缓缓驶出西安港。该专列货值超过1700万美元,成为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以来单列货值最高的一班。

“长安号”单列货值超过1700万美元,出手抢夺中欧海运市场?

今年以来,以往小打小闹的“长安号”已经屡屡刷屏西安:

今年前四个月,“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开行量快速增长,先后超越成都、郑州和重庆等地跃居全国第一。货运量达到30.4万吨,重载率99.8%,均位居全国第一位;
截止今年10月,开行班列已经超1000列,且重载率、货运量和实际开行量均居全国第一,进出口货值达14.9亿美元,同比增长7.9倍。

20号开通的“长安号”与往常不一样的是,整列41个集装箱的货物主要来自在华投资的大型日本企业,负责日方货物的是日本最大的物流企业-日本通运株式会社,并且是受日本政府委托,希望增加中日进出口物流中铁路运输的比例。

本次中欧班列“长安号”日通专列就是金额最大的一次尝试。“长安号”的这次尝试,也为内陆港口运送更多种类的货物向海运做挑战。

“长安号”单列货值超过1700万美元,出手抢夺中欧海运市场?


为什么选择西安?

早在2013年,日本最大的物流企业-日本通运株式会社就进驻西安综合保税区并成立日通西安公司,为日本在华企业提供保税仓储、保税物流等服务。

2016年8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开通欧洲线路后,日通西安公司与陆港集团展开更为密切的合作,积极组织在华日企的出口货源上列。

毫无疑问,日通已经成为陆港集团最重要的国际物流合作伙伴之一。

“长安号”单列货值超过1700万美元,出手抢夺中欧海运市场?

说起中日关系,我们自然绕不过那百年恩怨,但是在世界的舞台上,中日民间的市场贸易依旧繁荣,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中国都是日本位列前三的贸易伙伴。

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劳动力也吸引无数日企在中国投资建厂。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立,同时作为一带一路无可替代的地理中心位置优势的西安,也为在中国投资的日企提供另一条进出口的选择。

“长安号”单列货值超过1700万美元,出手抢夺中欧海运市场?

今年“长安号”的爆发,也让日通看好“长安号”中欧班列未来的发展前景,长安号与中亚、中欧各国建立的良好关系也让2013年就在国际港务区投资的日通,拿出决心开展更进一步的合作。

“长安号”进军高附加值货物市场

中欧班列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运送货物价值低的话,亏损不可避免,二是班列出去的时候装满货物,回来的时候却往往空车拉回,出口的利润大部分补贴空车损耗。

今年“长安号”的数项全国第一,就是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前提下解决的。

目前。“长安号”出口货源主要涵盖机械设备、工业原材料、建材、日用百货和汽车零配件等。

回程时也充分利用陕西本土市场,进口商品哈萨克斯坦小麦、初榨油、蜂蜜、乌兹别克斯坦绿豆、棉纱等,为爱菊粮油等企业提供优质原材料,以及供西安市民消费的更多日用百货商品。

“长安号”单列货值超过1700万美元,出手抢夺中欧海运市场?

合理多样的货物种类保障“长安号”供血正常,同时满载而归的车厢,解决空车回程的亏损问题,这也是“长安号”为何能击败国内其他中欧班列的秘诀所在。

在各地政府拿出大手笔补贴中欧班列时,“长安号”在尽力达到收支平衡。不同货物的运费都不一样,本次日通专列所运送的货物就是高附加值的代表货物。

“长安号”日通专列共包含41个集装箱,主要货物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复印机、照相机、空气压缩机等高附加值的货物。

“长安号”单列货值超过1700万美元,出手抢夺中欧海运市场?

同样路程中,电子产品无疑是属于高价的那一批。

但对于日通来说,陆运的高运费相较海运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为,相对于海运来说,电子设备的陆运要比海运划算多了。

“长安号”日通专列将经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运行时间15天。

而上海到德国的海运则最快也需要20天,慢船可能得26~28天,时间成本太高。

海运对于电子产品来说,总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受潮的情况,如果不想受潮,就得花钱花心思在真空包装上,总会提高运输成本。

这些不利因素也是日本政府希望日通能在中国找到一条稳妥保险的陆运通道的原因。

当然,今年中欧班列的老大“长安号”,华丽的数据表足以打动日通,把西安定为日通整列运输班列的首选集货地和发运地,同时选择陆港集团多式联运公司作为国际班列主运段运输承运商。

“长安号”单列货值超过1700万美元,出手抢夺中欧海运市场?

从西安“走出去”

如今的西安,正以全新的姿态,发出扩大对外开放的声音。

通过大力发展门户经济、枢纽经济、流动经济,不断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西安对外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市进出口总值已突破3000亿元。

据西安海关统计,西安市前十一个月累计进出口总值3027.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31.6%,其中出口1819.3亿元,增长31.1%;进口1208.5亿元,增长32.24%,贸易顺差610.8亿元。

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西安地区的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跑出了2个第一,1个第二。

“长安号”单列货值超过1700万美元,出手抢夺中欧海运市场?

“长安号”当然也是西安进出口总值增加的关键一员,越来越多的班列尽力开发西安在一带一路中的潜力,也为西安打造真正的内陆港增添更多筹码。

在今天(12月21日)出台的《西安市促进中国(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的若干政策》中,西安则对“长安号”拿出更多政策支持。

鼓励西安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利用中欧班列等现代物流方式承运跨境电子商务货物。对通过中欧班列(西安)、EMS、邮政小包、UPS等进出口的跨境电子商务货物,按照实际国际物流运费的15%给予补贴,每户企业每年补贴资金总额最高可达100万元。

一个城市的外贸实力,不仅仅代表城市的实力、GDP,更是一个城市的未来。

西安打造内陆港的野心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正是西安现在最好的发展时机,不少企业、产业搭乘着中欧班列“长安号”,在西安“落地生根”,为陕西和西安带来了贸易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快速聚集。

中欧班列不仅是一条开放通道,“长安号”为陕西和西安带来了贸易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快速聚集。

更重要的是,把陕西和西安从内陆腹地推到更高的世界舞台!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荣耀西安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