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局37」智能鎖走上風口浪尖 未來會去向何方?

導語“”隨著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智能家居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在新入住的公寓樓裡,業主都在討論著換裝哪家的智能門鎖。在2018年的“雙11”,智能門鎖類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一直在等風來的智能門鎖行業,逐漸站上了風口。

「情報局37」智能鎖走上風口浪尖 未來會去向何方?

隨著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智能家居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在新入住的公寓樓裡,業主都在討論著換裝哪家的智能門鎖。在2018年的“雙11”,智能門鎖類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一直在等風來的智能門鎖行業,逐漸站上了風口。

目前,我國已有1500家左右智能鎖企業、3500多個品牌,爆發性增長態勢引得各類廠商紛紛入局搶佔先機。

智能門鎖何以成為新寵

中國智能鎖市場這兩年越來越紅火。最早智能鎖作為智能家居的一個組成模塊出現,但是還沒等智能家居真正做起來,先驅大多就已經熬成了先烈。相反,智能鎖作為智能家居的入口級產品以及家庭智能安防的核心單品,表現越來越突出,成為一門獨立的新興產業。

根據全國鎖具行業信息中心的預測數據,2016年全球智能鎖產業規模約1100萬套,中國以350萬套位居全球第一。不過,中國市場規模最大,但相對於體量,滲透率並不高。據《2017中國智能鎖應用與發展白皮書》數據,中國市場滲透率僅為2%。這意味著,中國市場還有巨大的潛力可挖,預計到2020年,整體規模將達到3200萬套,佔據全球過半份額。

因此,智能鎖賽道上迎來了眾多玩家:不僅有來自歐美、韓國的老牌企業,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家電廠商、通信設備商、創業公司也跑步進場,,共同爭奪每年上百億的市場空間,並且這一市場仍在以每年至少翻一番的速度挺進。

陷入價格戰 行業洗牌不遠

走進眾多家居建材城,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現場促銷的品牌,令人目不暇接。除了傳統鎖企和知名家電、互聯網企業外,更有一些粗製濫造的低價鎖品牌混跡其中。各路玩家瘋狂湧入,資本市場迅速升溫,價格趨勢逐漸走低,敏感的人已經意識到,這就是智能音箱之前走過的老路了。

事實上,即使是2018年雙十一在銷量排行靠前的企業,最後也不見得能掙多少錢,因為生產一把合格智能鎖的成本並不低,價格下來之後利潤也越來越少。行業人士預計,等到一線智能鎖品牌也開始走低價路線之後,行業離洗牌期也就不遠了。不過,行業洗牌期預計不會太長,未來兩到三年內行業就會誕生幾家市場份額穩定的頭部玩家,屆時末端玩家也將會被大量淘汰。

企業如何活下來?

智能門鎖雖然站在風口,但是想要起飛,必須做到三點:

眼下最迫切的是對行業進行治理。首先,跨界的互聯網企業自帶品牌效應,但是在產品專業性上比較薄弱,但其目的就是為了佔領入口,無需花大價錢搞研發,因此可以選擇與始終專注於智能鎖研究的頭部企業合作,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本優勢,做好品牌與渠道。而做OEM、ODM的企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成功。簡而言之,就是“各司其職”,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其次,與其他行業不同,智能門鎖是一個服務驅動的行業,最關鍵的是售後服務。比如當用戶智能門鎖出現問題時,對等待的容忍度是非常低的,企業就需要立刻提供售後服務,而不像智能音箱或者其他產品一樣。

最後,就智能鎖安全問題而言,每次有危機事件出現時影響的都必定是整個智能鎖行業,而不只是一兩個品牌,比如某款智能鎖聯網之後被黑客攻擊了,這就會導致消費者對所有智能鎖產品的安全性產生質疑,所以當有危機事件發生時,及時做好危機公關處理很有必要,萬不可有高高掛起的態度。

結語:儘管智能門鎖的概念被提出很久,但是智能門鎖行業才剛剛起步,想要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勢必要經歷行業的改革陣痛期。入局智能門鎖,更大的意義在於讓用戶對智能門鎖的認知度快速提升,以及讓用戶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嘗試新事物。至於能否撼動行業,最終比拼的還將是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