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懷涿盆地葡萄產業發展狀況的思考

葡萄種植技術寶典 2018-10-24 09:15

關於懷涿盆地葡萄產業發展狀況的思考


摘要:當前,懷涿盆地葡萄產業的發展不斷衰落,種植面積不斷縮小,種植品種不夠新穎,葡萄種植人員不斷減少。諸多原因導致懷涿盆地葡萄產業的發展進入困境,積極改變葡萄種植的理念及方式,確保懷涿盆地葡萄產業可持續發展。

1、種植技術

1.1、病蟲害防治

懷涿盆地果農有著多年的葡萄種植經驗,目前果農的葡萄病蟲害防治技術已經基本上掌握。近幾年葡萄園未出現大面積的葡萄病害情況。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果農對葡萄病蟲害防治已經基本掌握,同時對病蟲害發生的警惕心提高。

1.2、病蟲害減少

隨著懷涿盆地葡萄園大面積減少,葡萄病蟲害病原體也在減少,相互之間的影響不斷減弱,所以近幾年葡萄病蟲害沒有之前那麼嚴重。

1.3、種植方式

懷涿盆地種植葡萄歷史悠久,懷來縣有著葡萄之鄉和葡萄酒之鄉的美譽,葡萄種植有著悠久的歷史。由於種植方式比較簡單,果農掌握程度比較高,對葡萄種植影響不大。

2、勞動力缺乏

葡萄種植需要充足的勞動力支撐,葡萄從栽培到果實成熟步驟較多,工序比較複雜,從懷涿盆地目前的種植人員上來看,大多數果農年紀偏大,以50歲到70歲老年人為主,20至40歲中青年偏少。總體來看果農年紀偏大,果農種植人數在逐年減少。由於今年葡萄的收購價格不斷降低,果農的收入大幅減少,而且種植成本並沒有降低,個別年份葡萄種植利潤極少。所以近年果農不斷減少,不斷湧向其他高收入行業,留下來的大多數是老年人。勞動力的缺乏直接導致種植面積減少。

3、收入降低

3.1、釀酒葡萄

由於葡萄的收購價格逐年降低,直接導致果農的收入水平不斷減少。國外對農業補貼不較多,所以國外的葡萄原料成本非常低,葡萄酒原漿及瓶裝葡萄酒價格過低,直接導致中國的葡萄酒企業傾向於採購國外的葡萄酒原漿和成品酒,從而放棄採購國內本地果農的葡萄原料或者壓低葡萄原料收購價格,最終降低葡萄酒企業的生產成本。

關於懷涿盆地葡萄產業發展狀況的思考

釀酒葡萄及酒莊

3.2、鮮食葡萄

鮮食葡萄價格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葡萄品種古老,不能夠順應市場的需求。懷涿盆地主要種植的鮮食品種有龍眼、白馬奶、紅提等。這些品種比較古老,不帶香味,市場上銷量不大。近年帶有果香味或者美觀度高的葡萄品種深受果品市場的青睞,主要以巨峰、玫瑰香、美人指等為代表。而進入懷涿盆地新型葡萄品種比較少,種植面積也不多,直接導致果農的葡萄價格比較低,收入水平不高。果農的收入水平減少,是導致葡萄產業衰落的最主要的原因。

關於懷涿盆地葡萄產業發展狀況的思考

懷來地區白馬奶葡萄

4、國家政策和政府嚮導

4.1、釀酒葡萄

國外葡萄及葡萄酒原料成本比較低,國內企業放棄收購本地的釀酒葡萄原料,曾經出現過當地政府強制要求企業以一定的價格收購果農的葡萄原料,來安撫果農的情緒。這樣的政策只能緩解一時之需,政府應該引導果農提高葡萄原料的品質,來與國外葡萄原料抗爭,引導並要求葡萄酒企業分等級收購果農的葡萄原料,利用唐酸度測量等方法,逐步提高果農種植高品質葡萄原料的意識。

4.2、鮮食葡萄

對於鮮食葡萄,當地比較缺乏新品種的引入,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為當地引入新品種,順應果品市場的需求,並引導果農規模化種植,逐步提到葡萄收購價格,提高果農的收入。

5、提高機械化程度

5.1、現狀

懷涿盆地葡萄種植基本上是以人力為主,機械化程度偏低。果農種植葡萄付出的勞動力偏多。目前當地出現最多的是小型機械,工作效率偏低,種植機械普及度不夠。

5.2、未來發展方向

由於葡萄種植比較繁瑣,且需要葡萄架來固定葡萄樹。所以葡萄種植高度機械化的前提是標準化種植。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引導農戶規模化種植,從而可以提高機械化程度,大部分的葡萄種植工序可以用機械來代替。只要機械化程度高,人均種植面積將大大提高,葡萄種植效率提高,果農的收入也將大幅度提升,懷涿盆地的葡萄種植產業也將從衰弱走向繁榮,政府部門也將受益,同時也將縮短與國外葡萄產業發展的差距。

本小編畢業於河北農業大學,高級農藝師,擁有十多年的葡萄和果樹的種植經驗,對農業種植技術精通,每天給大家分享2-5篇原創種植技術方案,希望大家及時關注!有生產上和技術上的問題,隨時問我,我會耐心解答。再次希望大家關注!

關於懷涿盆地葡萄產業發展狀況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