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树梨花压海棠”,张先的故事你还了解多少(上篇)

篇首语: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名家闪耀其中。有些人以盛名传世,而有些人则以一些传闻、轶事而流传至今。然而,笔者今天要写的宋代词作家张先,他则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一位。令笔者感到有趣的是,生活中和一些好友谈论起张先时,大家耳熟能详的都是张先那个“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故事。

除了“一树梨花压海棠”,张先的故事你还了解多少(上篇)

张先

所以,今天笔者就从“婉约词人”这个角度,来和诸君分享分享这位享誉盛名的词作家。其实,抛去“一树梨花压海棠”的这个野史轶事之外,张先的文学作品、诗词也是非常值得我们研读的。北宋另一位词人叶梦得在他的《石林诗话》(卷下)中评价张先是: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由此可见,张先也算是一个盛产词人。

除了“一树梨花压海棠”,张先的故事你还了解多少(上篇)

石林诗话

张先活了88岁,这个年龄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高寿的了。我们看与他同时代的苏轼活了65岁、欧阳修66岁、王安石也是66岁……张先之所以长寿,可能与他闲适、自在的生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张先的诗词生活,相隔千百年再去领略他的风采。

“一树梨花压海棠”可能是个杜撰的故事

在文学上,中国多有“是真才子多风流”一说,对于张先这位宋词大家,后世的文人墨客多半会给他杜撰些故事来,是所谓的“文人风雅”。后来,传着传着就有人把它写尽了书里,这为后来人的传播,更是增添了不少凭证。

清代刘廷玑《在园杂志》里记载道,

某年春,其至淮北巡视部属,过宿迁民家,见“茅舍土阶,花木参差,径颇幽僻”。沿径行数十步,发现一小园“梨花最盛,纷纷如雪。其下海棠一株,红颜绝伦”。此情此景,令其“不禁为之失笑”,想起一首关于老人纳妾的绝句。

除了“一树梨花压海棠”,张先的故事你还了解多少(上篇)

在园杂志

这里所说的就是这个“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故事,那年张先80岁娶了一位18岁的小妾,新婚之夜喜不自禁,口占一绝:

我年八十卿十八,倾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传闻,大才子苏轼受邀参加张先的婚礼,酒席上听了张先的这首七绝后,也就拿此事打趣张先写了首绝句,诗是这样写的: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除了“一树梨花压海棠”,张先的故事你还了解多少(上篇)

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首小诗写得极度风流,要说这首诗是苏轼写的,笔者则认为可能性不大。虽说张先和苏轼是忘年之交,但是张先整整比苏轼大48岁,怎么着也算得上苏轼的前辈。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年龄差距在这儿,在当时封建礼教森严的社会,苏轼大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作来。

他的代表作是“云破月来花弄影”

之前笔者说过,张先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词人,他诗句精工深受文人学者盛赞。这一点,从“张三影”这个雅号就可以体现出来,诸君所熟悉的这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就是其中一影也。《古今诗话》中就记载了这个故事:

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曰之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此余生平所得意也”。

除了“一树梨花压海棠”,张先的故事你还了解多少(上篇)

古今诗话

后人遂称之为“张三影”。那么,接下来请诸君一起来欣赏欣赏张先的这“三影”。第一首“云破越月花弄影”是出自他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这阙词可谓是张先的享誉之作,这首词下有个小注: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意思就是说,写这首词的时候词人比较疲倦,百无聊赖,对酣歌妙舞的府会没什么兴致。由此也可以证实婉约词多喜言“愁”,只不过张先所言是一种富贵闲愁。

这首词精妙之处在于“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里“红杏枝头春意闹”就那个“红杏尚书”宋祁的作品。可见,为什么张先自己都说这句是他平生最得意之作!

除了“一树梨花压海棠”,张先的故事你还了解多少(上篇)

云破月来花弄影

另外这“两影”分别出自张先的《归朝欢·声转辘轳闻露井》《翦牡丹·翦牡丹》两阙词,虽说这两阙词很多朋友不是很熟悉,但是的确算得上张先的得意之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张公虽有一些奇闻异事传世,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文坛上的盛誉。一代词作家,连当时文坛泰斗欧阳修都从对他称赞不已,他的故事精彩绝伦……(待续)

下期预告:《欧阳公笔下的“桃李嫁东风”郎中,张先的故事你要听吗(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