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一座“虛偽”的城市(圖)

我的家鄉是江蘇南通,我愛我的家鄉.

南通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居長江入海口北岸,南臨長江,東瀕黃海,三面環水,形同半島,與上海、蘇州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門戶”之稱,是江蘇沿海南北交通的樞紐。全市總面積8001平方公里,人口780萬

家鄉南通一座文明古城, 遠古時代,南通是一片茫茫的江口海域,隨著長江泥沙的沉積,逐步形成了沙洲、淺灘、陸地。海安縣成陸最早,在五、六千年前,海安青墩就已有人類生活。如皋市和如東縣相繼在漢代和南北朝時同陸地連接,至漢代時,當地人開始“煮海為鹽”,成為歷史上著名的產鹽區。但南通市區和通州市在南北朝時還是洲,稱胡逗洲,直到唐末才同大陸相連。由於胡逗洲是海鹽的重要產地,唐僖宗乾符二年(875)設狼山鎮遏使。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立靜海都鎮制置院。公元958年,北方後周派兵南下佔領靜海,並築城池,升為靜海軍,旋改通州,以其四通八達的地理位置而得名。辛亥革命後,建立民國(1912),廢州設縣,為了與河北省的通州(俗稱北通州)相區別,改稱為南通縣,南通之名,即始於此。1949年2月南通解放,建南通市,南通縣仍然保留,縣治移至金沙鎮(今南通縣改稱通州市),市、縣分治。1983年,南通市與南通地區合併,實行市管縣體制,構成了今天的新版圖。

南通人文薈萃,名賢輩出。三國名臣呂岱,宋代傑出教育家胡瑗、明代名醫陳實功、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狀元張謇等名人為南通曆史增色添彩。

前幾天看了本書。書名大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列舉了99個城市(都不是省城),但沒有包括我們家鄉南通,但我們家鄉南通的媒體一直稱我們南通是“近代第一城”,當然我們不能抹滅過去的歷史,我們承認它過去曾繁華過。媒體打出“近代第一城”這招牌也是我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南通。可最終未進入歷史文化名城。不是媒體宣傳不夠,而是我們南通實力還不夠強。雖然我們南通是體育之鄉、教育之鄉、紡織之鄉。但經濟仍不如寧波、蘇州那樣。據說雖然經濟有趕超蘇州的勢頭,南通近幾年GDP增長很快,但不知道有沒有水分。

作為和上海一樣長江的入海口,有人把長江比作巨龍,上海和南通是龍的眼睛,只是一隻大一隻小而已。隨著蘇通大橋的建立,我們相信南通經濟將又是個騰飛。

南通是個“虛偽”的城市,媒體不應該只把眼光放在過去,我們承認過去的繁華,但不應用打造“近代第一城”來宣傳。好象很滿足有過“近代第一城”的美譽。我們要建立經濟現代化、科技現代化的新南通。“近代第一城”好象有點高捧自己,南通還不是很完美,南通需要充血,要戒驕戒躁,要謙虛求進。

在這裡祝願家鄉南通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繁華!!!

發幾張家鄉南通的照片

江蘇南通-一座“虛偽”的城市(圖)

江蘇南通-一座“虛偽”的城市(圖)

江蘇南通-一座“虛偽”的城市(圖)

江蘇南通-一座“虛偽”的城市(圖)

江蘇南通-一座“虛偽”的城市(圖)

江蘇南通-一座“虛偽”的城市(圖)

江蘇南通-一座“虛偽”的城市(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