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菇商學院|如何與貪玩手機的小外甥“鬥爭”!

六個多小時的車程,我該怎麼消磨,年前參加大學哥們婚禮的我,僅帶著手機就這樣坐上火車出門了。

踏進火車的那一刻,依舊是熟悉的春運味道,大小行李方便麵,但車廂里人不是很多。落座後,對面是位90後妙齡女子,一抹紅唇,橘色的長髮下,美瞳的效果看著不錯,隨後就煲劇嗑起了瓜子;旁邊來了位一臉橫肉的男子,坐下來捧著手機就玩起了遊戲。我該幹些什麼,來打發一下這無聊的時光呢?想想還是碼幾行字,來聊以慰藉。

寫些什麼呢,似乎這些天也沒幹什麼,就是帶外甥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冬菇商學院|如何與貪玩手機的小外甥“鬥爭”!

通過這些天和外甥的單獨相處,我強烈的感覺到帶孩子和看孩子是有區別的。看孩子可能更簡單,主要是讓孩子在安全的範圍內就夠了,不管是自己玩還是和小夥伴一起玩;但是帶小孩卻不同,還是需要花精力的。

我的外甥生於10後的龍年,屬於典型的互聯網原住民一代,自打出生開始周圍就瀰漫著普及的電腦與智能手機,所以從小他們對電子產品就非常的熱愛,當然說的就是困擾當下很多家長的“孩子迷戀手機玩遊戲”的問題。

對於電子產品,7歲的外甥可以說無師自通或一點就通。較過去而言,有個很明顯的進步,就是學會用打字的方式和他媽媽聊天了;微信的密碼太長記不住,教他複製黏貼一學就會;每天就在吃雞、王者、Tom貓跑酷之間切換,外加刷刷痘印和去愛奇藝上看我的世界講解視頻。如果你不去打斷他,他能坐在那玩上一整天。

所以作為他舅舅的我,會時不時去打斷他,約定規則下倒也配合。每天早上醒來,我倆先在床上賴個十幾二十分鐘,他會給他媽去個早安的微信,我就處理一些簡略工作內容;然後就是穿衣洗漱時間,完後就儘量帶著他出去吃早點,之所以一起出去,除了填飽肚子就是想讓他多走走路,活動一下筋骨和視野。

他的早餐很好搞定,只要你問就是一個豆沙包和一瓶牛奶,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說似乎感覺食量是偏少的。吃完早餐後會帶著他去附近的足球場,開始進行真正的運動了,沒有球我們也能用空瓶子當球踢起來,玩得是不亦樂乎!這也讓我想起了少時球王貝利的童年情景。

足球場上,可以感受得到運動很簡單,快樂很簡單,話說回來我也是個不怎麼愛運動的人。帶外甥去足球場上主要是為了鍛鍊一下,同時也希望是分散一下玩手機的注意力。從這裡其實可以看出,小孩子是喜歡積極走出戶外的,只可惜現在的大人在哪都喜歡捧著個手機。

回到家裡,總不可能一直讓他玩手機,怎麼辦呢?就和他“約定”了一下,隔一段時間就休息半小時/一小時,結果他倒也配合,當然這裡有個小前提,就是我稍微“威脅”了他一下——不休息就把玩手機拍下來發給他媽媽,事實證明挺奏效的,到了後面自然也就成了約定俗成的規則。

其實,在兒童發展心理學上是有這種所謂的規則,也就是秩序期。例如排隊、講衛生、講禮貌等這些都是,只要是和孩子之間約定了規則,並堅守下去,效果還是不錯的。實際生活中很多家長要麼就把孩子寵得沒形,要麼就是在規則的面前,扛不住孩子一哭二鬧,往往成為首先妥協的一方,往後孩子也會懂得屢試不爽。

在規則面前,本質上可以看成是家長與孩子博弈的過程,誰能堅守到最後誰就是贏家。

除了玩手機要休息,規則也沿用到了吃飯上。小外甥多少屬於偏瘦型,吃飯自然就是個問題,偏食很嚴重,很多東西不吃,其實孩子從小偏食挑食或許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家長慣出來的,還是那兩個字“妥協”。

外甥經常吃著吃著就說不吃了,從進食量上看可以感覺到是未達標的,不過只要你略施小計,還是可以讓他多吃些飯。例如:誰後吃完誰洗碗;把剩在碗裡的米飯進行量化,最後再吃5口;對有些菜要進行好吃示範,然後引導其進行嘗試等,這樣最後吃飯的量上就會更進一步。

到了晚上,也要和他約定一下,就是在洗漱之後就要睡覺,不能玩手機了。當然睡前還是會玩一會兒的,這玩得時間長短不是取決於孩子而是大人。大人玩得很晚,他就會在旁邊跟著玩很晚,所以這些天總體上我都是十點左右睡得,為的就是能讓他能早點兒睡。

儘管一年之中呆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但是我倆之間倒也是自來親,這些天帶著他,問他心目中的排名,除了他媽媽之外,他舅我能排到第二,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火車好像進南昌站了,就寫到這吧!

冬菇先生

隨記於2019.1.27火車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