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伴:北京大兴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式”改革

全能伴:北京大兴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式”改革


北京大兴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式”改革,日前,北京市大兴区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取代过去的“部门窗口”,市民办理不同部门的不同事项,只需要取一次号,去一个窗口提交材料即可。图为大兴区政务服务大厅。

日前,北京市大兴区政务服务大厅有了新变化,“综合窗口”取代过去的“部门窗口”,市民办理不同部门的不同事项只需要取一次号,去一个窗口提交材料即可,真正实现了企业、群众到政府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目标。

1月28日,在宽敞明亮的大兴区政务服务大厅内,综合窗口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办理各种事项。“以前我们办事,找部门找窗口,挨个排队,很是麻烦。而现在,无论办什么业务,任何一个综合受理窗口都可办理,真是太方便了!”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感慨良多。办事群众材料递交窗口后,其余环节均由前后台工作人员全程代办,不再需要群众来回“跑窗口”。这种“全能窗口”“全科窗口”的模式,让大兴区政务服务直接从2.0升级到4.0,打破了过去必须等上一个窗口办完后,再去找下一个窗口办理后续业务,群众实现“进一扇门、找综合窗口、办一揽子事”。

此次“一窗式”改革,共涉及39家单位,963项事项,方便群众企业办事,从以前的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改革从正式启动到试运行,经历4个月左右的时间。大兴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一窗式”改革是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由第三方招聘综合窗口服务队伍,共招录了30余名工作人员。在进行服务规范、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业务办理流程等方面的规范化培训后,确保了综合窗口的综合服务素质。而原有的各审批部门窗口人员退到后台集中力量开展审批工作,使审批力量、审批效力得到强化。真正实现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

全能伴:北京大兴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式”改革


据了解,改造后的大兴区政务服务中心有了全新的具体功能分区:B厅为综合受理厅,进驻单位39家,划分为工程建设区、公安事务专区、社会事务区这3个区。A、C、D、E厅为后台审批区,用于后台集中审批。此外,大兴区政务服务中心还重新对大厅咨询台进行了人员业务升级,咨询人员除咨询外,还提供取号、受理投诉、建议、引导等更多服务。

2019年,大兴区还将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初步建立“六个统一”的智慧型政务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四大示范工程,实现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不动产登记等方面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深化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化“服务包”制度,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设身处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让企业得到真正实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