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别打我,打我就让警察抓你”:这届熊孩子维权意识真强!

1

前几天,有个新闻刷屏。

甘肃兰州一个男孩,因为实在无法忍受妈妈打他,情急之下报警叫来警察抓妈妈。他控诉道,妈妈不仅经常打他,把他鼻子都打出血,而且对妹妹也很粗暴,刚刚还把妹妹从婴儿车上推下去。而妈妈也有理,埋怨他把羽绒服弄破了,还经常调皮。

“妈妈你别打我,打我就让警察抓你”:这届熊孩子维权意识真强!

“妈妈你别打我,打我就让警察抓你”:这届熊孩子维权意识真强!

“妈妈你别打我,打我就让警察抓你”:这届熊孩子维权意识真强!

“妈妈你别打我,打我就让警察抓你”:这届熊孩子维权意识真强!

民警对这事儿倒是没有不管,而是对孩子妈妈说:教育不是棍棒教育。如果以后还打孩子,那孩子还可以继续拨打110。

这件事,让我们可喜地看到:孩子的维权意识在加强。

2

我国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材”“棍棒之下出孝子”之说,几乎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曾经被爸爸妈妈狠狠地打过屁股。打孩子被认为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最佳手段。而孩子也为了不挨打,慢慢变得听话了。

“妈妈你别打我,打我就让警察抓你”:这届熊孩子维权意识真强!

电影《狗十三》

电影《狗十三》里,13岁女孩李玩因为丢了狗,心情不好,去喝酒,被父亲发现一顿暴打。最后,李玩听话了,但也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长大的后李玩,对生活和自己双重妥协,她吃下曾经最不能接受的狗肉,在父亲面前强颜欢笑,遇到自己丢的狗都不敢去认。她无法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内心深处失去了自我。她屈服于父亲的权威,更屈服于父亲那句“我是为你好”。

但是,“我打你是为了你好”这是父母们说过的最大谎言。有多少伤害,都是以爱的名义。

暴力会让孩子更叛逆,你打不服他,他变本加厉。

或者让孩子更听话。而“听话”将是更可怕的事情,它夺走了一个孩子的活力和自信,让一个孩子丧失了自己之所以为人的自尊感。

那些被从小打大的孩子,或许在某些方面很优秀,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还是会对父母的暴力行为充满恐慌。

“妈妈你别打我,打我就让警察抓你”:这届熊孩子维权意识真强!

3

今年12月,法国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对孩子一切形式的肢体暴力,包括家长行使亲权时,也不能打小孩,法国人称为“禁打屁股”法规。

但之前有报道显示,法国人对孩子的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都是最严厉的。严厉不代表暴力,他们很少体罚孩子,而且他们很有家长权威。这其中有什么秘诀呢?法国父母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慈爱而坚定。他们不会对孩子使用暴力,但是在某些事情上特别坚持原则,绝不溺爱孩子。他们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和探索。所以法国的孩子听话,且有自己的主见。

“妈妈你别打我,打我就让警察抓你”:这届熊孩子维权意识真强!

而中国的父母就不一样了。他们一方面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没有原则性 ,一方面又不时对孩子恐吓威胁。

比如,“如果你不听话我就把你扔了”

“如果你不睡觉,就让警察来抓你”

或者是噼里啪啦把孩子揍一顿,然后又去商场给孩子买一堆东西去补偿孩子。他们无非想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多爱你。

而真正的爱,不应该是这样。爱应该是从内心去理解孩子的感受,用最温和有力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做事。

4

孩子们也在进步了。以前恐怕没有孩子会想到用报警的方式,去解决父母的暴力问题。都快9102年了,父母们也应当去探索教育孩子的更好方式。

“妈妈你别打我,打我就让警察抓你”:这届熊孩子维权意识真强!

除了使用暴力,父母还可以这样做:

找出孩子犯错的深层次原因

比如兰州那个男孩,把羽绒服给剪开了,可能只是好奇心使然,想看看羽绒服里面是什么。有好奇心是好事,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研究,再一起缝补上,估计孩子以后也不会再去探索羽绒服了。

坚持原则

很多父母受不了孩子的软磨硬泡,容易无原则地答应孩子的某些不合理要求。聪明的家长,无论孩子怎么哭闹、撒泼,都不要答应他们,就告诉他们“不管你怎么哭,我不能答应你这件事”。但是绝对不能用恶毒的话语攻击孩子,比如“蠢货”“废物”,不要伤害孩子自尊,更不要动手打孩子。

鼓励孩子

任何人都喜欢赞美的话,如果你给他一个好孩子的人设。他可能会很自觉地去做一个好孩子。比如你的孩子是个校园小霸王,经常欺负同学,你气的恨不得打他一顿。但是你打他恐怕不会有效果。你可以写一封信,告诉他:你是个很有领导力的孩子,但是你的打架行为让很多同学很受伤害,如果能多帮助同学,你将是个很优秀的孩子。这种鼓励应该比棍棒更有力。

那些还在打孩子的家长注意了,说不定你的小家伙已经跃跃欲试,让警察来收拾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