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记忆中“妈妈的味道”

母亲节——记忆中“妈妈的味道”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

人生百味,属于家里的味道是什么呢?是妈妈的味道,是爱的味道,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温暖。

妈妈的味道是一种乡愁。每一个不在妈妈身旁的孩子,都有一种念念不忘的执着,时间越久,越不敢触碰的东西,最是这种说不出口的愁。

@开心宁_柠檬:

记得小时候一到阳春三月份榆钱儿长出来的时候,我就和哥哥上树摘榆钱,妈妈都在树下不厌其烦的叮嘱我们小心点。回家后,妈妈开始给我们做榆钱饭,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现在我在外地工作,每逢榆钱儿满枝头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个情节,想起妈妈,想起妈妈给我们做的榆钱儿饭。妈妈,您辛苦啦!

母亲节——记忆中“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是一种回味,每一个特定的时间,或一个突然的瞬间,总能触碰到那个隐秘的痛点,那就是:想家。最想的便是那一口妈妈的味道。

@不期而遇:

吃了二十多年老妈做的面条,并没有厌烦过。后来出去闯荡,生病了,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想念它。独自在北京,周遭陌生的环境,冷淡的人情让我越来越想家,越来越想念老妈的面条,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买包火锅料,煮开了,下一把挂面,自己能吃一锅。然后乐呵呵的给老妈打电话说我想她了,我过得很好,刚刚吃了一锅肉。

母亲节——记忆中“妈妈的味道”

@曲何成调:

每次回学校都要早上5.20出发,老妈总是凌晨3点起来包虾饺,老妈很讲究,虾必须是新鲜的,饺子也必须是早上现包的,虽然每次我都只吃那么几个,但是每次想起来都觉得是天下最好吃的饺子。以至于,现在在外面吃饺子,总觉得难吃。

母亲节——记忆中“妈妈的味道”

亮着灯的房间飘满了熟悉的饭菜香,稍微一闻就能猜出火上正炖着什么,厨房里的身影成为最令人踏实的记忆。

@小旺旺家的小美腻:

在我记忆中是妈妈做的烙饼,怎么说呢,老妈手特巧,擀的饼特好吃,每次做烙饼之前揉面什么的都特讲究。小时候还不如桌子高,老妈站着擀饼,我就站在马扎上看。现在每次回家,老妈做烙饼,我比她还高,站在桌子边上看。虽然会累,但是她说还是站着擀得劲儿。

母亲节——记忆中“妈妈的味道”

@耶路撒冷旧城:

我是海的女儿青岛人,从小吃各种海鲜,母亲节快到了,我很想念妈妈做的爆炒蛤蜊,小时候经常和妈妈去海边捡一些蛤蜊,然后提着一小桶的蛤蜊回家,妈妈在晚饭时,会做一大盘的爆炒蛤蜊,吃完后我会收藏吃剩下的好看的蛤蜊皮,还经常拿那些剩下的蛤蜊皮骗别人说是贝壳。一眨眼童年都过去那么久了,我很久没和妈妈去海边捡蛤蜊了。

母亲节——记忆中“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妈妈的味道,维系着一家人的温饱和幸福。即使相隔海角天涯,万水千山!

@Jessic-tang:

小的时候家境拮据,总喜欢围绕着妈妈,让妈妈给我做回锅肉吃(PS:一不留神暴露了四川妹子吃货本质)肉总是我一个人吃,那个时候妈妈是我世界的中心。长大了,到过很多城市,吃过很多人做的菜,但少了“温暖”的味道,那份温暖我知道只有她才能给我。现在我很希望不要长大,这样你就不会变老。

母亲节——记忆中“妈妈的味道”

@小鱼:

高中的时候离开村子独自一人到城里上学,每次离家前妈妈总会在行李里为我准备一篮煮鸡蛋让在我路上吃。后来才知道,每次我离开家后妈妈会把家里母鸡下的每一个鸡蛋都攒起来,自己一个都舍不得吃,等我下次回家的时候让我带上。

母亲节——记忆中“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是一种依赖,妈妈的味道是荡秋千上荡漾的幸福。

@晓雯:

记得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妈妈带我到村口榕树下荡秋千,每次当我坐在秋千上,妈妈在后面温柔的推着我,秋千轻轻的荡落,我开心的笑着,整个世界都是幸福的味道。

母亲节——记忆中“妈妈的味道”

母亲节——记忆中“妈妈的味道”

有人说,味蕾是情感的闸门。无论走多远,总有一道唤醒你记忆的菜!那是妈妈的味道,饱含着我们对家的眷恋。

少小离家,老大不回。随着时光的迁移,在经历了年少的热血、冲动,中年的财富与盛名后,唯有那记忆深处的味道无处安放。

而国寿嘉园正在努力并为之奋斗的,就是将您所有由记忆深处对家的味道引起的垂涎之心皆可从这里找到最好的出口,一切怀旧、想家、美好的情绪都能在这里得到最温暖妥帖的安放。

这里没有复杂的技法、炫目的配料,只有与家传承的质感、美味;这里是绿色的农场,为您私人定制个性美味的均衡膳食;这里旨在守护您记忆深处无处安放的味道。

最后在母亲节之际,嘉园君谨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