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搜索,我發現春節在古代居然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最近,某兩家又罵起來了,因為轉基因

其中一人提到,他的“眼中釘”說過:“春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我覺得,作為一個科普人,把春節歸為節氣,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真的說錯了

像是“雞子同忌雞”翻譯為:“雞蛋不能和下此蛋的雞一起吃一樣”(我沒有找到原文,目前網上流傳的原文裡沒有這句話,可能是我的疏忽,也可能是謠言)

把春節列入二十四節氣,那的確可以讓人笑掉大牙,一個科普作家居然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二、方言

(這條證據不足)

有些地方依然用的是古代的叫法,“立春”稱為“春節”,但是這條證據不足,可能性很小,幾乎可以排除。

在古代,“春節”是指現在的“立春”,而不是指現在的節日。

三、文言文讀多了

《後漢書·楊震傳》記載過:

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心,而繕修不止,誠致旱之徵也

這裡的“春節”指的不是今天的春節,而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某人之所以把“春節”列入二十四節氣,可能就是讀了一些文言文,隨口就把“春節”歸入二十四節氣了。

經過搜索,我發現春節在古代居然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但是,不管怎麼樣,找找證據,證明兩人的錯誤,總比以髒話來反對證據,或者是看不完100字就開罵是要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