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20年后拦路扇老师耳光,各方反映大曝光

男子20年后拦路扇老师耳光,各方反映大曝光

20年前打了学生,没想到学生会一直怀恨在心,20年后居然主动找上门来报复老师。毕业于栾川县实验中学的一名男子自称叫常某,将车停在路边,待当年的老师骑电动车经过时将其拦住,让同伴在车旁持手机拍摄,然后自己一边扇老师嘴巴一边骂。

“你还记不记得我?以前咋削我你还记得不记得?知道不知道?过去十几年了!”、“以前你咋当的老师?“视频中,常某声称当年因为家里没有钱、没有权,被老师欺负过。

该老师或是看对方身强力壮、或是心存愧疚,总之没敢还手,仅是嘴里喏喏地说“对不起”。

12月18日,栾川县警方表示已对此事立案。

男子20年后拦路扇老师耳光,各方反映大曝光

该事件在网上发酵后,已经逐渐分成以下四种显明的意见:

第一种:支持打人者

这位老师当年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存在不当,对其当时幼小的心灵造成过伤害,而这种伤害有时一旦形成,往往又具有原发性,难以以其他的方式愈合。有因就有果,既然这“仇恨”的种子已经被老师埋下,现在有爆发的一天,也是能够理解。

第二种:反对打回者

需要被重复的常识是,暴力不该被推崇,也不应被抹上“快意恩仇”的色彩。在该事件中,打人者对昔日的老师连扇耳光,据当地人说,现场还不只是打脸,该学生还推翻了老师的摩托车,对其拳打脚踢。如果说,昔日老师施暴极不可取,那现在“以暴制当年之暴”同样不可取。

“20年前被老师削,如今拦路打回去”是病态做法。为这种“行私刑”喝彩,更是是非的倒置、价值的混乱,带来的只能是戾气,而不是正义。

男子20年后拦路扇老师耳光,各方反映大曝光

第三种:回忆感激者

我很感谢我的数学老师,因为害怕挨揍,我的数学从哪个时候开始变的优秀。我记得数学老师第一次就是刚才那种打,第二次就要学生站在凳子上打,第三次就让学生站在桌子上,第四次学生会站在桌子上的凳子上……当然学生最多的只是站在凳子上挨揍(被打过就绝对不想再挨第二次)。学生对这个数学老师很是敬畏,既敬重,但更多的是畏惧!我记得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平均分要比别的班高十几分。学生怕啊,不敢不考出好成绩。我们的数学老师遵循一个原则:绝不打女生,男生只打屁股,踢屁股。

第四者:呼吁守法者

视频中的这个学生硬生生“记仇”了20余年并出手报复,也是在令人心寒,诚然作为一个老师,应该遵守职业道德,教育学生为人处事,老师欺负学生是不对的;但是时隔二十年,学生又去打老师"报仇",更是不对。

无论当年老师欺负该男子是否属实,但是法治社会,怎能容忍你“私态”复仇,而且男子殴打老师后还进行视频“炫耀”,这种错误示范不仅会造成广大老师发自内心的不满,而且会影响很多人对自己行为的选择,尤其是未成年人。

男子20年后拦路扇老师耳光,各方反映大曝光

据说,事情曝光后,打人者常先生的很多初中同学也发文表示支持他的行为,说张姓老师在初中的时候确实特别喜欢打人,而且都是毫无缘由的动手。有个初二的女生还被他打退学了,更多的同学是忍受不了他的行为,主动转学到其他学校了。

栾川实验中学认为,这一事件性质极其恶劣。常尧缺乏起码道德观念。强烈要求公安机关依法查清事实,严惩肇事者,追究其法律责任,承担人身及精神损害补偿,并删除打人视频,公开赔礼道歉。

男子20年后拦路扇老师耳光,各方反映大曝光

男子20年后拦路扇老师耳光,各方反映大曝光

男子20年后拦路扇老师耳光,各方反映大曝光

教育者们的反思: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不是一个可取的办法。但是对于严重干扰他人,说教不了的孩子,老师该怎么办?简单地说放弃很容易,但是对得起自己的职业道德吗?说明自己全心全意去爱孩子,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是一个”爱“就能解决所有的管理难题吗?老师呼吁一部管理学生的细则,什么是可做的,什么是可以放弃的,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必须禁止的。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被法律保护的。

这个事件,恐怕不是简单地处罚哪一个人就能使我们的社会从中吸取教训的。教育是关于我们所有人的事情。打老师很容易得手,打击教育事件也可以很容易得手,但是有什么方式来改变我们的教育困境呢?有谁还会有愿意去从事教育这个职业呢?我们的下一代怎么办?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好好思考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