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各種終止式

終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

半終止

不完全終止

完全終止

完全複合終止

不完全複合終止

教堂終止

阻礙終止

用在前樂句結尾的有:半終止、不完全終止

用在後樂句結尾的有:完全終止、完全複合終止、不完全複合終止、教堂終止、阻礙終止

(一般情況是這樣,但並不絕對。)

半終止

任何一個和絃接V。

1.這任何一個經常是I或IV

2.V是572,結尾的主旋律可以是2或5

另外也可以使用II7(重屬和絃),II7接V是個很棒的選擇。

不完全終止

V(7)接I,主和絃在3度位置。

3度位置是指根音在低音,主旋律用3,形成3度音程關係。

完全終止

V(7)接I,主和絃在8度位置。

8度位置是指根音在低音,主旋律用1,形成8度音程關係。

(完全終止也會用在前樂句的結束,但不多使用。)

完全複合終止

IV(ii或ii6)—I64—V(7)—I ,主和絃在8度位置。

完全複合終止是在完全終止的前提上,又在前面加了兩個和絃。

以C大調和絃為例

假如IV是F和絃,則ii是Dm(小三和絃),ii6是Dm的第一轉位——Dm/F,I64是C和絃的第二轉位——C/G

完全複合終止是個完滿宏偉的結束,一般用於宏大的樂曲結尾。

(理解完全複合終止需要先知道和絃轉位)

不完全複合終止

不完全複合終止有兩種:

1. IV(ii或ii6)—V(7)—I ,主和絃在8度位置。

2. I64—V(7)—I ,主和絃在8度位置。

不完全複合終止其實是完全複合終止的刪減版,要麼去掉第一個要麼去掉第二個。

這兩種也都是用在樂曲的結尾或樂段的結尾。

教堂終止

教堂終止也叫變格終止,因為常用在教堂聖歌的結尾,因此而得名。

正格終止就是完全終止:V(7)接I

而變格終止是IV接I

因為教堂聖歌在最後會唱“阿門”,所以要在旋律結束時再加兩個和絃,也就是IV接I。

阻礙終止

阻礙終止也叫假終止。

阻礙終止是:V(7)接VI

一般當樂曲結束時,用完全終止:V(7)—I表示樂曲結束了;

若不讓樂曲結束,就將V(7)—I的I換成它的代用和絃VI,而使樂曲沒有結束,還有後續。

(這裡運用的原理是:副三和絃待代用正三和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