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变迁的“底片”——从火车票的升级看铁路春运的变化发展

记录变迁的“底片”——从火车票的升级看铁路春运的变化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热潮中,务工人员返乡流让春运成为全国性的“人口大迁徙”,一年一度持续至今。从业25年的成都站售票值班员刘军仍记得过去春运中旅客购票排长队的情景:“那时候购票长龙随处可见,老百姓都调侃自己是‘龙的传人’。”

1月24日9时,春运第4天,成都站二楼候车大厅内人头攒动,检票口前队列密集,而一楼售票厅20个售票窗口前却不见“长龙”,自动售取票机前的队列也秩序井然。

几十年来,车票介质、购票方式、验票流程变化很大,旅客乘车体验不断升级,春运购票从难到易,小小的车票记录着铁路春运的大变迁。

从“有 质”到“无形”:车票大变身

上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间,全国铁路使用硬板火车票。1994年,刚刚入路成为售票员的刘军接触的就是这样一张长57毫米、宽25毫米的“小纸板”。在售票间刘军有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排票柜、一个制号机、一把算盘、一盒浆糊、一个现金柜,是她的全部“家当”。

“当时每条线都有各自的售票窗口,每个乘车区段都有对应的车票,根据旅客的起止站、乘车时间,我们就要在众多票柜里找到相应的车票,以及对应车次、车厢、座位号的小条,再用制号机打上日期,将小条和纸板票贴在一起售给旅客。”刘军一边比划一边说。

记录变迁的“底片”——从火车票的升级看铁路春运的变化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末,“纸板票”被淡粉色的“软纸票”取代。和所有售票员一样,刘军第一次用上了计算机。她回忆说:“在电脑上点一点,车票就自动打印出来了。”软纸车票投用后,出票效率大幅提升,一名售票员一天最多能售出1700多张车票。

2009年,在软纸车票上采用防伪二维码的同时,磁介质车票开始从北京推向全国。次年,集团公司开始试行火车票实名制,售票过程多了核验旅客身份信息环节。“一证、一票、一人”的实名制举措,在极大程度上打击了“黄牛党”“票贩子”等违法人员扰乱铁路运输秩序的行为。

十年间,西南铁路飞速发展。集团公司先后在西成高铁、成渝高铁等线路的76个具备条件的车站开通二代居民身份证直接验证、检票乘车业务。今年,铁路车票将全面推行无纸化验票、乘车,纸质车票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从“小纸板”到无实体票,刘军既期待又感慨。她说:“科技解放了劳动力。”

从“拼手速”到“躺赢”:购票不再难

春运买票是每一个离乡者的一件大事。上世纪90年代,车站售票厅里的“畅销读物”——每本1元钱的《本站列车时刻表》是旅客获取列车信息的主要渠道,余票信息则必须排到窗口前才能知晓。

2006年春运期间,为更大程度满足旅客购票需求,刘军所在售票车间的20名职工带着设备在成都沙湾会展中心搭建了“临时售票厅”。“得知我们在那里卖票,上百人带着被子、板凳连夜赶来通宵排队,开售时间还没到,队伍已经长得绕了几个弯,铁路公安也不停地维持秩序。”

2011 年 1 月,铁路部门推出“12306”购票网站,开通了互联网购票和电话订票业务,旅客购票不再受制于时间和地点。近年来,“12306”陆续开通了团体订票、自助实名制核验等服务。同时,通过合理开设售票窗口、增设务工团体和学生专窗,售票窗口前再无“长龙”。

记录变迁的“底片”——从火车票的升级看铁路春运的变化发展

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再次推出了让广大旅客拍手欢迎的购票新服务——“12306”APP“候补下单”,一时没买到车票的旅客按日期、车次、席别提交候补订单,当售票系统产生旅客所选车次、席别可供发售的车票时,将按照候补时间依次自动为候补旅客购买车票,大大增加了旅客购票的成功率。

“没想到有一天铁路还能有‘官方抢票软件’,再也不用‘拼手速’啦!”家住成都、在杭州上学的刘艺聪今年利用“12306”APP“候补下单”功能买到了寒假回家的动车票。

往年回家,没有提前购票的她只能凭运气捕捉“漏网之鱼”。“‘12306’APP每天6时开始售票,我会调好闹钟,提前打开 APP,然后不停地刷新,直到显示有票,再快速填好乘客信息、验证、下单,有时候手慢了,看好的票一下就没有了。”她说,“现在铁路推出‘候补下单’功能,‘躺着’就能把票买到,太科学了!”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验票更便捷

近几年每到春节前夕,网络上的“春运火车票预售时间表”就早早地开始“轰炸”微信群和“朋友圈”,旅客能轻松掌握“不请自来”的列车车次、余票、时间等信息。

“票好买了,进站也方便多了。”随着科技进步和集团公司的大力投入,进站设备不断升级,自动闸机能在几秒时间里完成一名旅客的验证过程。从过去的“票证同验”到“刷身份证”进站,再到目前正在推广的无纸化“刷手机”进站,不但节约了旅客乘车时间,也提升了铁路人力、物力的使用效率,铁路春运从确保旅客“走得了”跨越至追求旅客“走得好”。

记录变迁的“底片”——从火车票的升级看铁路春运的变化发展

今年春运,成都东、重庆北、贵阳北、广元等56个车站推广二代身份证自助实名制核验进站服务。1月24日,刚放寒假的成都大学生许雪英准备乘坐G2216次列车回汉中老家,她选择了刷身份证直接进站:“不用取票,乘车的时间更宽裕了。”

从硬板车票、软纸车票、磁介质车票到电子车票,从窗口售票、电话订票到网络售票,从票证同验到无纸化进站,从购买列车时刻表到随时可在手机上查看列车信息,从现金支付到支付宝、微信付款……现在,春运购票已不再是一场考验体力和意志的“战役”了。

刘军打从心底为旅客感到欣慰:“车票在变迁、春运在升级……‘铁路先行’就是要真正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文:西南铁道刘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