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二選一,微信背後無法言說的焦慮,痛並快樂著

互聯網傳聞,專心探討有關互聯網的那些事,有意請點關注,男神在此謝謝支持!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都在討論微信支付二選一的事情,本來本號並沒有打算寫下這篇內容,但是直到出現了一件事情之後,頓時牙癢的感覺出現在我的心頭久久散不去,事情待會再說。

先來回顧一下此次的支付方式二選一。傳聞某一天,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西南區門店宣佈,因為和支付寶某些原因不支持支付了,轉而支持微信支付並且還有折扣。這個消息一出,頓時火爆了萬千科技自媒體,就像魚兒看見了事物一窩蜂地扎堆報道相關的細節,分析來分析去可能有礙於號主的見識,沒有看到很多有價值的背後誘因討論,更多集中在現象的分析上。

支付二選一,微信背後無法言說的焦慮,痛並快樂著

兩者在蓄勢待發等待戰爭

結合日常的行為,本號說說我自己的理解。

首先,微信支付同支付寶一道成為了中國互聯網圈子不可繞過的話題產品。支付寶,憑藉多年的深耕手下聚集了超過4億的實名用戶,這些人多數以年輕人和熟悉互聯網的中年人為主,代表了中產和新生代的勢力。而微信就更是人手一個了,傳言說所有用戶超過10億,當然有部分是重號這個誰都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實名用戶理論上說只可能比支付寶更多。

就是這麼兩個明星級產品,在支付這條路上選擇了兵戎相見。此次的微信主動封殺支付寶,帶給了圈裡人的熱炒氛圍,而討論起來也是各佔道理。

有的支付寶粉說,微信就知道跟風,在移動支付還沒有深入人心的時候,是支付寶燒錢開拓市場,市場穩定了微信出來趁火打劫。這種說法沒有錯,只是有些站不住腳,明事理如馬雲並沒有說過支付市場只能支付寶幹,所以微信出來商業倫理或實際考慮其實都沒有錯。

支付二選一,微信背後無法言說的焦慮,痛並快樂著

我覺得微信唯一做得不夠甚至說做錯的是,沒有給用戶財務方面做一個完善的保險服務,這一點支付寶做得非常好。有全賠的保險支撐,所以支付寶正如大眾所說的那樣,成為了中等額度資金存放的首選。至於銀行,還是讓他們去服務大客戶吧!咱們小客戶老實點去支付寶比較靠譜。

這裡插入開頭說的事情,前幾天發生的新鮮出爐的事情。號主目前在一家企業負責線上相關的業務,有一天因為各種原因,微信支付出了問題,需要諮詢客服一下。這下可愁死整個團隊了,找了半天時間,愣是找不到客服在哪裡?出現的都只是機器人,甚至還有的是留言評論等等方式。好歹我也是混跡互聯網多年的老江湖了,沒想到第一次在團隊的小弟小妹面前出了這麼大一個洋相。

支付二選一,微信背後無法言說的焦慮,痛並快樂著

客服是一個產品最基本的需求

這件事情雖小,但是反應的卻是一個企業面對用戶的時候的態度。也許是因為微信用戶太多,怕為此多很多運營成本,也許是覺得微信出問題的次數很少,基本都可以自主解決,總之微信的客服問題也是用戶詬病的一大痛點。也許就是此時,微信和用戶漸漸走到了對立面。一單微信有事,往往會選擇落井下石。

其實反觀微信這邊,之所以出現二選一的情況,可能也是處於對自身的考慮。微信作為一個即時通訊工具,在用戶身邊的存在感只可能越來越弱,最後隱藏在用戶的身邊感覺不到他的存在。這是很多粘度高的產品的通病,當打開微信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產品本身就失去了應有的刺激感。

而微信支付的焦慮感真是源於此,用戶太習慣了微信而忽視了微信,支付寶因為專注金融,又適時退出各種優惠活動,導致在用戶的口碑中都是比較正面的形象。而當初微信從支付寶手中搶過來的份額又被漸漸搶了回去,並且還都是一些相對的大客戶。微信支付的用戶流失是有據可查的,從而讓微信覺得必須要做點什麼了。

支付二選一,微信背後無法言說的焦慮,痛並快樂著

360和QQ的大戰

二選一的事情在很多年前的3Q大戰曾經用過,可惜當年360的弱勢造成了自身的一敗塗地,但是打破了國內互聯網的流量壟斷也算雖敗猶榮了。但是現在的環境不一樣了,支付金融等都是非常敏感的詞,這一次選擇的突破口也許不想以前那麼容易被人淡忘了,最後成敗如何需要等權威數據統計出來了,目前來說各有各的說辭。

微信的焦慮第二個是微信的形象有點慘淡,口碑更是差。總所周知,微商是依附於微信這個工具而成風的,當年的微商如火如荼,所有人都在搶產品搶代理,完全不亞於一場商業革命。但是最後洪水退去,留下一片孤獨裸泳者。不能說現在沒有微商,只是沒有那麼瘋狂了,轉而去炒作區塊鏈了。這個用戶號主再開一篇文章討論一下區塊鏈是什麼東西。

瘋狂的微商把微信的底褲撕得粉碎灑在天空,讓所有人都看清楚了微信為了推廣支付下了多大的血本,不惜犧牲掉用戶體驗也要推廣。而騰訊公司本來也是沒有電商基因的,不管是微商還是現在的拼多多,都是在犧牲用戶體驗去換取市場份額,這其實也是作為通訊工具的產品最大的忌諱,不要和用戶做對。電商永遠是微信心裡的一根刺,強行拔出來是會見紅的。

支付二選一,微信背後無法言說的焦慮,痛並快樂著

微商在家就可以做“生意”

微信第三個焦慮也是很多家長憤恨的原因,母公司旗下有專門的遊戲公司,而遊戲本身對於青少年成長有很大的引導性,這就為微信增添了另一項原罪。多用戶產品有利於開展遊戲業務,但是這個業務難免會傷及無辜,用戶多推出遊戲增加粘度,粘度大了再推出其他產品都很快。但是導致騰訊整個公司的商業形象都大打折扣,這也是顧此失彼的典型表現吧!

希望未來微信能真正為用戶考慮,讓所有用戶受益。你的希望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