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活得最久的妃子——康熙定嬪,57歲封嬪,終年97歲,歷經四帝

人的生命有長有短,對於古代來說,沒有發達的醫學技術,也沒有高質量的生活水平,活個六十多歲就算長壽了,更何況深宮中那些整天面對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皇妃們,更是能活下去就不錯了。然而,在清朝276年的歷史長河中,有這麼一位皇妃,活到了97年,是清朝之最,中國歷史少有的長壽皇妃,即使拿到21世紀的今天來說,也是高壽了。她就是康熙定嬪萬琉哈氏,亦稱瓦劉哈氏,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帝王。

清朝活得最久的妃子——康熙定嬪,57歲封嬪,終年97歲,歷經四帝

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定嬪

定妃,萬琉哈氏,亦稱瓦劉哈氏,順治十八年出生,1661年-1757年,據史料記載,定妃她家任內管領(即辛者庫)的職務較多,根據《欽定大清會典則例》的闡述:"管領即辛者庫,內管領即辛者庫。"可以得知定妃家族是出自上三旗辛者庫,為皇帝世僕,家族世代擔任膳房總領、宮內管領等職務。

清朝活得最久的妃子——康熙定嬪,57歲封嬪,終年97歲,歷經四帝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對定妃家族的記載

根據她家的情況,萬琉哈氏本人原本計劃參加內務府一年一選成為宮女,但上天好像有意要垂青於她,後竟被康熙看上了,成為後宮佳麗三千中的一員。

清朝活得最久的妃子——康熙定嬪,57歲封嬪,終年97歲,歷經四帝

宮女

清朝活得最久的妃子——康熙定嬪,57歲封嬪,終年97歲,歷經四帝

皇妃

康熙24年,即陽曆1686年1月18日,萬琉哈氏為康熙生了皇十二子胤祹,人稱十二爺。根據清朝祖制,皇子一般不能由生母撫養,所以胤祹從小是由蘇麻喇姑培養長大的,(孝莊去世後,蘇麻喇姑傷心欲絕,康熙為了緩解蘇麻喇姑的情緒,將皇十二子交由蘇麻喇姑照顧)也正是因為蘇麻喇姑的教導,才使得胤祹並沒有參與九子奪嫡,一生與世無爭,最終得到善報,兒孫滿堂,活到了79歲的高齡。

清朝活得最久的妃子——康熙定嬪,57歲封嬪,終年97歲,歷經四帝

胤祹

也可能是因為背景不夠強大,再或許是見慣了後宮妃嬪鬥得你死我活的慘烈局面,她不想參與其中,所以皇十二子後再沒有生育過,足見在康熙的後宮嬪妃中,她只是一個不受寵也不爭寵的妃子而已。

直到康熙57年,即1718年,康熙帝在冊封諸妃時,57歲的她才得到一個定嬪的稱號。當時冊封的諸妃有:

宣妃「本含章之有耀」博爾濟吉特氏,無子嗣,享年70歲以上

和妃「婉穆為心」瓜爾佳氏,無子嗣,享年86

成妃「守約思衝,備持盈之懿德」戴佳氏,生皇七子胤祐,享年70多歲

定嬪「稟懿德之靜專,協於克一」萬琉哈氏,生皇十二子胤祹,享年97歲

密嬪「淵懿之衷心每經時而加謐」王氏,生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祿、皇十八子胤祄,享年70多歲

勤嬪「恪恭奉職,殫夙夜以不遑」陳氏,就是甄嬛傳裡面老十七的媽媽。生皇十七子胤禮,享年75歲左右。

清朝活得最久的妃子——康熙定嬪,57歲封嬪,終年97歲,歷經四帝

雍正即位後,大封康熙妃嬪,定嬪被尊為皇考定妃,後在雍正年間,定妃被允許在兒子履親王胤祹府邸生活,這也是清朝所有的前朝妃子裡唯一一個能和自己兒子生活在一起的太妃了。

乾隆即位後,每逢歲時節日定太妃都會入宮,賦詩獻壽,亦稱為宮中盛事。但再未進尊封。定太妃90大壽時,乾隆帝還親自到府邸祝壽這位皇奶奶。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即1757年,定太妃去世,終年九十七歲。

她是清朝後宮中最長壽的嬪妃,看過四代帝王的更替。她能活到這個歲數,全靠的都是那種對生活的熱情,她在封建王朝中就像是一朵蓮花,脫離凡塵,把世事都看得非常明白、透徹,堪稱有清一代后妃之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