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把清朝推向頂峰,同時也埋下禍根

導語:盛極必衰是自然界的一個規律,也是社會發展中的一個普遍現象。清朝擁有276年曆史,在清朝眾多帝王中,康熙是最為矚目的帝王之一。部分學者稱其為“千古一帝”,雖然本人對這種稱謂不敢苟同,但是康熙一生確實功勞甚大,他的付出和努力把清朝推向了頂峰,同時也為清朝埋下了禍根,盛極必衰也伴隨著康熙的一生悄悄上演。

康熙——把清朝推向頂峰,同時也埋下禍根

少年英雄、文治武功

康熙登基時年僅8歲,4輔臣的平衡被打破後,鰲拜成為了少年康熙的最大憂慮。康熙在16時便智擒鰲拜,隨後花費8年時間削弱並且平定三藩。此時的康熙年紀輕輕卻有勇有謀,他正在用自己的膽識和能力向世人證明,自己有能力成為封建王朝最後的一顆明星。

“文治武功”是封建時期對於一個帝王最好的評價。康熙精通儒家經典,主要採用寬仁的方針,一方面化解滿漢矛盾,一方面發展經濟、鞏固自己的統治、保證社會的安定,這些屬於“文治”;平定三藩、收復臺灣、征討準格爾,為清朝的發展建立一個較為和平的內部環境、彰顯了自己在軍事方面的才華和能力,這屬於“武功”。

康熙——把清朝推向頂峰,同時也埋下禍根

執政成功、開創“盛世”

我們評價一個帝王,多半會用執政能力作為重要的一個評判準則,而康熙的執政人生可以用成功和經典來形容。

1.尊重漢文化、善用廉吏

康熙深知,自己雖然貴為天子,但是滿漢之間的矛盾並沒有消除,而想要讓自己獲得更好的支持、讓社會獲得更好的發展,親近漢人、消除矛盾是必要的手段。而從文化層面尋找切入點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於是康熙非常尊重漢文化,並且自己努力學習漢文化,挑選官吏也更看重能力,善用廉吏和能吏,不分滿漢。當一個君王肯低下頭和百姓們尋求共同點的時候,他自然會贏得臣民的支持和好感。

2.鞠躬盡瘁、勤政愛民

對於帝王來說,自己的權力接近無限大,本來可以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來享樂,但是康熙卻沒有這樣做。從親政開始,康熙幾乎每天都堅持在四五點鐘起床,而且花費在政務上的時間格外多。批閱奏摺也是非常謹慎和細心,這一優點,在雍正和乾隆身上也得到了延續。

3.發展經濟,開關通商、促進海上貿易

經濟不管在什麼時代都是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不管一個帝王做出多大的努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推動經濟的發展。康熙廢除舊制,將之前藩王們的土地全部劃分給百姓,將百姓們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實現了經濟和人口的雙重高增長。

“閉關鎖國”是明清時期限制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使得我們的整體國力開始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順治年間,由於東南海上抗清力量的存在、防止洋人和漢人聯合對抗清朝,所以進一步實施“海禁”。但是康熙卻和英、法、葡萄牙的等國建立貿易關係並且開關,在1685年廢止海禁,放寬海上貿易,而且在海上貿易中一直處於有利地位,同時這一舉措也使得東南沿海城市的手工業和經濟獲得飛速發展。

康熙——把清朝推向頂峰,同時也埋下禍根

晚年糊塗,朝廷腐敗

封建社會的世襲制使整個國家的命運和帝王的血脈捆綁在一起,更為致命的是,帝王性格的變化也會隨時影響國家的政策和發展。康熙一生雖然功勞卓著,但是到了晚年之後便開始變得糊塗。

晚年的康熙對於朝政是一種“放任不管”的態度,只要國家能夠正常發展,各部門運作正常,那就沒什麼值得計較的。晚年的康熙甚至開始包容官員的一些小錯誤,對於一些情節較輕的貪腐行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官員們一下子從嚴格的制度下解脫之後,貪腐之風便開始快速蔓延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康熙——把清朝推向頂峰,同時也埋下禍根

九子奪嫡、朋黨之爭埋下禍根

選好接班人是封建帝王保證權力延續和國家發展的保障,而康熙在選定候選人的問題上一直舉棋不定,這使得眾多皇子為了爭奪皇位在朝中籠絡親信並且拉幫結派。朋黨之爭使朝廷被陰霾籠罩,而這無疑成為了康熙執政生涯中的一大敗筆和陰影,同時也為清朝埋下了禍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