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你有什么好的看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你有什么好的看法?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出现,他们的父母就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外来打工即是打工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了农村在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留守儿童的出现,给农村的教育带来了不小问题,一般有能力的父母,大多数都会把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照顾或着上学,但是这个能力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打工者,努力了就可以拥有,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就不在一一述说了,切入正题的谈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吧!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你有什么好的看法?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确实存一些问题,由于村镇学校的合并,好多孩子离开了农村到镇里上学,包括住宿伙食水电费,给本来就贫穷的农村人,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留在村里的留守儿童,只能眼睁睁地留在农村学校,由于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于乡镇,因此好多孩子学习都跟不上,再加上留守儿童都给爷爷奶奶照顾,好多事情爷爷奶奶顾不上管,因为农村人还要种田地,所以就会耽误了孩子的学业。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你有什么好的看法?

由于农村教师严重溃乏,大批优秀教师通过调动、招考或所谓的交流轮岗的离开农村学校,剩下的基本上是家住农村的老龄化教师,他们基本上处于教学的惰性期,知识方面老化也较严重,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甚至是教学手段远不及城镇教师。另外,农村的学生同年级只能开一个班,甚至复式班,同年级只有一个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由于“单兵作战“,没有相互交流的平台,教学的水平不仅得不到提升,甚至有可能下降。教师水平不高,怎能教出优质的学生呢?由于教师比较少,专业教师空缺严重,英丶音丶体丶美等学科很难进行专业开课,只能象征性地印在课程表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你有什么好的看法?

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总是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留守儿童”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母,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也会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什么区别”。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你有什么好的看法?

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在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学生,其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家庭在务农的收入低,优秀的劳动力大部分都离开乡村,去城市里打工了,老弱病残的成员,成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留守儿童在其稍有一点力气的时候,也不得不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即使他们不去干那些高强度的体力活,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都不在家,缺乏家庭的管护,再加上节假日又是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样使得原本薄弱的学校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大打折扣,导致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奔上了城市打工者的队伍中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