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演進帶來的零售新局面:新零售和社區團購其實是一體兩面

零售行業作為和民生最接近的一個行業,不但與幾乎每個人息息相關,更養活了整個社會最多的人員。

技術演進帶來的零售新局面:新零售和社區團購其實是一體兩面

官方統計典型零售業從業人數為5709.72萬人

回顧中國過去的40年裡,即使我們把零售僅僅侷限在衣食住行再加上通信五個方面,也會發現大部分奔了小康的人所做的事情和零售這個行業息息相關。

並且每年有大量的技術被應用於零售行業,所以,我們看到零售行業的企業,常常快速崛起,然後被超過。

技術演進帶來的零售新局面:新零售和社區團購其實是一體兩面

零售行業每隔幾年都會發生變化

行業的利潤問題,無非開源,節流兩個大的方向,今天我們主要說節流的問題。

拋開單個產品,零售行業這個大類,因為大部分產品是實體的,不是虛擬的,所以天然會存在兩方面的成本:物流成本,倉儲成本;因為流轉過程的問題,還會產生另外兩個成本:貨品損耗,貨品積壓。

技術演進帶來的零售新局面:新零售和社區團購其實是一體兩面

過去的30多年裡,整個零售行業在成本端都在解決這四大類問題,隨著通信技術,管理技術,物流技術等等不斷的技術演進,在物流成本,倉儲成本,貨品損耗方面,都有大幅度的節省,所以我們現在發現,我們買到的東西質量越來越高,價格(相對)越來越便宜。

但最近幾年內,大家這個感覺開始減弱,反而覺得物價再攀升,一方面是通脹的因素,再一方面是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就很難降低了!從30分到60分相對容易,從60分到90分,就很難!

技術演進帶來的零售新局面:新零售和社區團購其實是一體兩面

新的產品從立項到生產只要1天,物流已經可以當天送達,冷鏈可以保證生鮮都貨損極小。

而其中最難的一個問題,就是貨品積壓,這個問題不但沒有解決,甚至愈演愈烈——單說產品的種類就越來越多了。

這是一個供給側的問題,過去也有很多方法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小米的飢餓營銷,但最終發現,這可能還不是個最優解——貨品積壓是沒有了,但是引發一個新的問題,就是時間問題,需要等!換句話講,流失了非常多的用戶。換句話講,節流是節流了,但是影響了開源!

技術演進帶來的零售新局面:新零售和社區團購其實是一體兩面

搶小米手機

近幾年,大量的企業在想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總體而言,走向兩個路徑:預測和預售!

預測

也就是引導消費者消費,基於消費者歷史的消費情況,通過推演,預測備貨情況,由此來逼近“0庫存”的終極目標。去年搞得火熱的新零售,就是走的這條路線。

這條路的優點很明顯,在不改變消費者購物習慣的基礎上,逐步減少庫存問題。但同時也存在幾個問題:

  1. 算法準確度問題,是否真的能夠預測產品喜好和銷量
  2. 意外事件,預測未來最難的就是意外,永遠不知道某個產品會因為一個意外事件,突然就沒人買了
  3. 技術能力,中小企業幾乎不具備真正的數據預測能力
技術演進帶來的零售新局面:新零售和社區團購其實是一體兩面

新零售:數據驅動備貨

預售

也就是讓消費者說話,消費者先下單再進行相應的採購甚至生產,由此來達成“0庫存”的終極目標。最近火熱的社區團購走的就是這條路線。

這條路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技術方案較為簡單,另一方面,真的有可能達到“0庫存”,但也存在幾個問題:

1.時間問題,還是需要等,儘管只等1天

2.信任問題,沒看到產品以前,不願意下單

3.習慣問題,大部分消費者習慣於直接拿貨,而不是等待

技術演進帶來的零售新局面:新零售和社區團購其實是一體兩面

大量的社區團購平臺


但不管怎麼說,因為不斷的技術演進,零售行業已經發展到了這一步,所謂新零售和社區團購,不過是解決零售效率問題的一體兩面。不過石頭哥認為,要想真的解決這些問題,更好的方式是把預測和預售相結合,即圍繞消費者的真實反饋,利用數據的挖掘技術,部分產品預售,部分產品推薦,在不大改消費習慣的基礎上,優化產品庫存。

以上僅是個人看法,歡迎大家在留言中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