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茅台全员涨薪,寒冬下现金奶牛优势尽显

据说,这几天朋友圈第一轮年终奖已经晒起来了。不过,今年许多人反映,本来就不透明的年终奖“跑得连影都没有了!”

过去热门的三大高薪、高年终奖的行业是互联网、金融和地产行业,如今都在纷纷降薪裁员,很多中小企业融资难,成片的倒闭关门……经济不景气,什么都完蛋。

2018年是挺揪心的一年,而在这样的经济寒冬下,也有企业高调全员涨薪,实在令人羡慕眼红。

1月8日晚,格力电器2019年“一号文”刷爆朋友圈,《格力全员涨薪通知》(珠格电字〔2019〕1号)显示,自2019年元月起,格力电器根据不同岗位给予员工薪资调整,总增加薪酬在10亿元以内。

根据格力电器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85222名,那么此次加薪人均1000元左右。

继格力宣布全员涨薪后, A股又有一家公司宣布全员涨薪。

21日晚间,贵州茅台集团公司宣布:2018年公司岗位绩效工资按6.27%增长,从2019年起,员工每人每月上调1500元预付绩效工资。

格力茅台全员涨薪,寒冬下现金奶牛优势尽显

贵州茅台集团官网截图

据贵州茅台2018年三季报显示,员工总数为24029人。按此测算,此次加薪约4.3亿元。

除了全员涨薪,还有一些“狂”发年终奖的企业。

例如,17日,方大炭素年会现场,向在职2300余名员工每人发放3万元的红包,共计发放现金近亿元。同时,方大炭素不久前召开的2019年度工作会议上,决定实行“员工月基本工资上涨50%”和“1000元/月的孝敬父母金”两项新的员工福利政策。

别人家的年终奖是不是要让你怀疑人生了?

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要说加薪,一些企业不裁员就很不错了,这就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巨大差异。

在2018年经济下滑的大环境下,很多金融房地产互联网企业裁员降薪。

这就是所谓的有人欢喜有人愁,比如金融圈。

由于2018年市场行情惨淡,让不少金融从业者对年终奖的幻想化为泡影,曾经100个月月薪的年终奖不会再有了。

有媒体对私募2018年薪酬进行调查,多家百亿元级私募2018年薪酬变动整体不一,有的年薪缩水三分之一,有的年终奖不及前年一半,还有的公司至今还未发年终奖。

格力茅台全员涨薪,寒冬下现金奶牛优势尽显

再比如,互联网圈。

以“壕”而且福利待遇好在业界著称的滴滴,在去年12月14日的滴滴出行全员大会上,CEO程维宣布,滴滴员工2018年年终奖的力度比2017年缩减一半。

除此之外,滴滴高管集体不拿年终奖。对比当年公司每人发最多10个月、最少4个月、总共5个亿的年终奖。这落差,嗯,有点大!

还有为求自保,缩减成本,裁员不断的:

去年5月上旬,有爆料称京东、华为停止社招,试用期内的员工也面临被辞退的风险,11月再度传出人员优化;除了京东外,传言阿里也开始了全面缩减人员编制;11月初,锤子科技也开始了裁员,最终只留下40%的人员;12月初,知乎被曝裁员300人以上;还有早前的有趣店大规模裁员、宜信裁员三分之一、斗鱼紧急裁员100人等……

智联招聘数据2018年第三季度显示,整体招聘需求同比下降了27%。其中,IT/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职位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1% 。30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出现大幅度下滑,部分下滑幅度超过五成……

格力茅台全员涨薪,寒冬下现金奶牛优势尽显

IT/互联网各子行业职位数同比变化

事实上,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在年末,全球各大企业也都开启了裁员风暴。

家居巨头宜家要裁员7500人,通用电气裁员1.2万人,美国第一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将裁员4.4万人,包括通用汽车、福特、雪铁龙等汽车巨头也纷纷宣布裁员,涉及人数可能超过7万人......

同样的经济下滑的环境下,为什么有的企业可以全员涨薪狂发年终奖,有的企业却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甚至裁员求自保?

如格力、茅台等消费型“现金奶牛”企业跑赢周期,而其他行业周期性过长,比较不容易熬过冬天。

有研究表明,即使在良性的经济环境下,一个企业也会经历由盛转衰的过程,这既是客观规律,也是企业得以重生的机遇。

2019年是公认的寒冬之年,很多企业的第一反应都是变相裁员、降薪、调整岗位,而与其盲目裁员,不如修炼内功。

因此,经济寒冬下,企业只有通过寻找增量而非固守过往增长点,才能找到新的发展动力。那么,这个增量从何而来?答案就是:人。为何?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最终,有一种投资超过所有其他所有投资,那就是投资你自己。没有人能夺走你自身学到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投资潜力。”

一直以“现金奶牛”形象示人格力电器,其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曾表示,“公司管理层要把员工照顾好,员工才会思考如何把格力搞上去。” 去年9月20日,董明珠在上海出席“创新设计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分会”时不仅调侃自己是“网红”,更表示今后格力不仅要给员工分房,今年还要继续给员工加薪,继续当“网红”。

如果老板都是这样想的,情况也许就会完全不一样:竟然都是寒冬之年了,都说要死,还不如拼一把!给员工涨薪,鼓舞士气,让他们知道这个关,公司是铁定能过去的,但是需要大家的努力拼搏,只要熬过了冬,美好前景尽在眼前。于是,上下齐心,共同进取,最终逆势翻盘。

很多伟大的公司都是孕育于最艰难的时候。2019年或将是比2018更惨淡的一年,强者生存,最坏不过从头再来破茧重生!

2018年即使对于我们再不友好,也过去了,面对已经来到的2019年,扪心自问一句 “2019年我们会变得更好么?”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不学习不创新,就好像在逆水行舟。每个人都需要有战略洞察能力,明白如何让自己、让公司发展得更好,千万不要让这个时代抛弃你。

BTW,这个冬天,你拿了多少年终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