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翻译《中国制度史》了,你笑啥?

最近没有太关注新闻,当重庆公交车事件刷爆票圈的时候,看了一圈也并没有什么想说的,好像所有的世界观都被媒体号们说了一遍,至于方法论也都提出了不少,但似乎没有一个真正可行或者可实行的方案。

只觉得,生而不易。

我开始翻译《中国制度史》了,你笑啥?

有限的时间还是要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的。之前订过计划,计划一个月之内啃完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俩月之后发现自己太天真了。里面的古汉语,单查字典都要查一阵子,啃内容真的比真的啃书还难。

所以,我开始看着这本书胡扯了。2014年5月北京第一次印刷,有看过的,对于翻译得乱七八糟的地方请狠狠得批评指教,我会好好考虑改还是不改的。


我开始翻译《中国制度史》了,你笑啥?


第一章节 农工商业(部分)

人们生存之道,一定是从打渔狩猎开始的,然后发展到养牲畜,慢慢地才开始普及到农业耕种。养牲畜和种地的好处,都在在以后体现出来的,不是你们这些进化还没到位的人所能知道和理解的。

寒冷的地方的人喜欢吃肉,热的地方的人就喜欢吃植物的果实。《礼记礼运》说:“以前的人们,没有火,吃植物的果实,鸟兽的肉肉,连毛带血滴吃。没有麻丝的衣服,就用它们的皮毛当衣服穿。”

我开始翻译《中国制度史》了,你笑啥?

《王制》说:“东/南方都有不同的称呼来代表这些不用火来加工食物的人。”(原文的雕题交趾什么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大概就是描述的没有开化的地方的习俗。)这些全都是吃植物种子和果实的人。

又说了:“西/北方也有不同称呼来代表那些吃飞禽走兽皮肉的人,不吃植物的果实。”中国在没有进化的时候,偏东南方向的人们和吃植物果实的人的习俗差不多,地处西北的和吃动物肉肉的人们的习俗差不多。


我开始翻译《中国制度史》了,你笑啥?


《古史考》说:“太古之初,人们喝露水,吃野果子,吃动物的血肉,离着河边近的就吃河里的鱼虾贝壳类。那时候没有火来加工,这些东西对人们的肠胃非常不好,经常拉肚子啊生病啊,特别烦。于是呢,有人就发明了钻木取火,教人们吃烤熟了的实物,用刀子之类的东西来分食,这个人被称为燧人。”(就是传说中发明人工取火的那个人了。)

《白虎通》和《含文嘉》也是这么说的,自从发明了火,学会了用火来加工食物,人们吃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食物腥臭难吃了,也不会经常有事没事的就跑肚了。


我开始翻译《中国制度史》了,你笑啥?


伏羲的技能是可以驯服羲牲(好像就是野生动物们吧),把它们杀了充当食物。这俩人/神都挺神的,所以燧人,伏羲,神农并称为三皇,代表了人类进化的三个时代。因为年代没办法考察出来了,就随便按照个什么说法,夏400年,商600年,周800年,合起来就千八百年的这么算吧。

再补充下神农的技能,他主要教人们怎么种植。厉害的不得了,照现在的话说就完全是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对于开辟一个新时代,由于知识匮乏,我能想到的就是工业革命了。)咱国家数千年来以农为本,就是从这开始的。

未完,还会再续,时间随机。

今儿就先到这了。照这样翻译下去,一本书335页,这才一页半的内容,只能说以后没事的时候有事儿做了^_^。

有感兴趣的可以买来这本书看看,大家一起研究,一起胡扯,慢慢看下去,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

它长这样:


我开始翻译《中国制度史》了,你笑啥?


(封面被搞得有点埋汰了,无伤大雅。)

我开始翻译《中国制度史》了,你笑啥?


(这是书中部分内容,长这样。)

古汉语不那么通的人还是有必要再备个这样的小绿书

它长这样:


我开始翻译《中国制度史》了,你笑啥?


(没错,中学的。)


我开始翻译《中国制度史》了,你笑啥?


来 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