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網點衰落:從無人銀行到移動銀行,傳統銀行終將謝幕?

服務業網點將衰落?傳統銀行將謝幕?錢將變成數字遊戲?

時移世易,不能不說,這確實是一種趨勢。

不管人們願不願意。

因為,貨幣將變成電子貨幣、數字貨幣。

因為,社會將變成無卡、無現金的社會。

更是因為,移動銀行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到處都在,隨時都有……

服務業網點衰落:從無人銀行到移動銀行,傳統銀行終將謝幕?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物流業的發展,傳統服務業的物理網點將愈發衰落,這是不爭的事實。

這主要體現在三個“萎縮化”:傳統服務業網點的萎縮化,服務業商鋪租售的萎縮化,服務業網點從業人員的萎縮化。

實體店將進一步受到網上經營銷售、數字業務辦理、精準物流快遞等的嚴重衝擊。

十年前“一鋪養三代”的說法將一去不復返,商鋪經營將變得更加困難,同時租金更貴,人員成本不斷上漲。

科技一方面會製造新的飯碗,一方面會打爛舊的飯碗。

一部分服務業人員將被科技手段(如門店自助設施、服務機器人乃至移動辦理等)搶去飯碗,去各種網點排隊辦事的情況將越來越少,甚至會變得“門前冷落鞍馬稀”。

服務業的一些飯碗,還能拿得穩嗎?

服務業網點衰落:從無人銀行到移動銀行,傳統銀行終將謝幕?

我們以銀行業為例——如今的銀行就在電腦裡,就在手機裡——銀行真個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曾幾何時,“銀行多過米鋪”,這是形容港澳金融業繁榮的一句話。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也逐步成為大陸的一種景象,銀行發展蒸蒸日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支撐網點遍地開花,遍佈全國各地、社區村鎮。

即使銀行到處都是,但架不住十多億中國人——以往銀行裡排隊叫號的情況也比比皆是。

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銀行裡的人正變得少起來了,特別是年輕人。隨著網上金融的發展,從實體銀行發展出了無人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業務辦理從櫃檯自助發展到網上自理、移動辦理,支付手段從現金支付發展到網上支付,理財則從銀行理財發展到網上理財、手機理財。

“不出戶,知天下”。老子的名言可謂老早預言了當今時代的發展狀況。如今“不出戶”,不僅可以“知天下”,還可以“行天下”——辦理各種事情、各種業務。

服務業網點衰落:從無人銀行到移動銀行,傳統銀行終將謝幕?

據統計,如今約有超過50%以上的人通過微信、支付寶等來管理自己的流動資金(或者說是原來的活期儲蓄)。靠銀行管理自己流動資金的客戶佔比在不斷下降。

相比銀行,網上匯款、轉賬、理財、貸款,甚至日常各種繳費等,用微信、支付寶們更方便、更簡單、更快捷,隨時隨地(只要手機有信號,24小時都可即時辦理),無須現金,無須刷卡,全方位、全天候移動辦理。

同時,更嚴重的是,銀行的核心業務存款成為“沒落貴族”,正像常言所說:銀行是借錢的地方,不是存錢的地方。將來銀行的定期存款業務將會受到更大的衝擊。

定期儲蓄的最大問題是因為貨幣貶值、通貨膨脹而成為不看好的“死期”,即使提高利率也未必能吸引更多的儲戶。加上,各種中短期理財產品競爭激烈、各種資金的流動性加強,存款類同低息理財產品,沒有太大的競爭力了。

不存死錢,成為共識。以上狀況導致銀行動力不足,增長乏力,賺錢變得越來越不容易了。水如財,財如水,從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來說,流動性都會變得越來越強;從表現形式來看,錢將變成數字的遊戲。所謂交易將變成商品和數字的交換。

銀行的其他業務也將逐步實現全網辦理,即使新開戶其實也並非一定要跑一趟銀行,現在刷臉等技術已經非常先進了,社會誠信及信用體系正在積極的建設之中。

正像傳統租車業必須向網約車學習並升級,才可能獲得再生,銀行也一樣。

服務業網點衰落:從無人銀行到移動銀行,傳統銀行終將謝幕?

世界上最早的銀行出現在中國——即隋唐時期的櫃坊,最早的紙幣出現在中國——北宋時期的交子。而今天,紙幣、信用卡、儲蓄卡將成為文物,電子貨幣將取而代之,錢將變成數字。而且,隨著智能手機、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智能穿戴等的大力發展,傳統銀行的“危機”與“革命”也將最早並同時出現在中國。

總的來看,未來的銀行必須適應時代和科技的迅猛發展,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收縮物理網點,加快網上銀行、移動銀行(如直銷銀行APP)等的創新建設,大力佈局網上業務,完善產品結構,並推進業務現代化、功能貼心化、服務一站化、體驗場景優質化,才能再造重塑,才能煥發出新的發展生機。

先行者總部——

生命本悟,快樂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

——經行天下光未央歡迎交流,

歡迎訂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