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孩子上得起足球學校嗎?

昨天我在某條新聞了發了一條評論:“當窮人家的孩子也能上得起足球學校時才是中國足球崛起的時候”。

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目前點贊已過近千,評論超過500條。

你家的孩子上得起足球學校嗎?

在國足亞洲盃上失利大背景下,青訓再一次被人們提及。而我們國家的青訓體系何時才能建立和完善?又有多少愛好並有天賦的孩子對足球學校高昂的費用望而卻步?人們總說中國14億人就找不到11會踢球的?也許這11個人裡就有因為交不起學費而放棄踢球的孩子。

你家的孩子上得起足球學校嗎?

舉例按國內某大的足球學校來說,9-12歲的適齡學員,假設經過層層篩選最終合格,那麼費用為小學5萬/年、初中5.5萬/年、/高中6萬/年。外籍的話每年還得加兩萬。但他們表示,相比其它培訓機構,他們的收費便宜了不少呢。也就是說如果你從9歲開始就讀到18歲不管你最終能不能踢上職業,一共9年時間,你總共要花費最少45萬以上。

你家的孩子上得起足球學校嗎?

該校每年只招5-6百名學員,但全國總的報名人數在3-4萬人之間,錄取率還不到2%,你說這2%裡邊有多少是窮人家的孩子?他是招你進去然後培訓你踢球,而不是說發現你有天賦才招你進去。這就增加了未來你能否走上職業道路的風險。就算你踢得好,也要交得起學費才行。這和真正意義上的青訓一樣嗎?我認為青訓應該是機會平等的,應該是以培養足球人才為核心的,而不應該是賺錢。因為很多窮人家的孩子愛好踢球,想踢球,可是他們交不起學費,也許很多好苗子就這樣失去了走上職業道路和為國爭光的機會了。

你家的孩子上得起足球學校嗎?

現在來說你如果想踢職業就只有進足球學校或者去各個球隊的梯隊報名試訓,但第二條路但同樣費用高昂,甚至比進足校還要貴。網上賣房送孩子踢球的案例已經不少了。什麼時候喜歡踢球的孩子想踢職業的代價才能真正降低?青訓到底應該是體制決定還是市場經濟決定?關於這些問題你怎麼看?

你家的孩子上得起足球學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