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我們常常能看到,在孩子筆下,文字仍然保持著天然而稚拙的樣子。

是的,簡單如此,卻是書法的一個核心審美:平淡天真任自然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石、裡(某小朋友寫的字)

那些可愛的字兒

其實,在書體的早期,有很多這種“可愛”的字。

比如“歪葫蘆”和“卣”字: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底部像個“筆山”的“王”字: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張著嘴巴的“公”字……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它們都是來自西周早期的《大盂鼎》銘文。

鼎,國之重器,是權力的象徵,古人云“國滅則鼎遷”。而鐘鼎銘文,一般則是記錄公國重要事件,不可兒戲談之。

但,它們依然展示出一種耐人尋味的拙樸天真。

再如西周中期的《大克鼎》,飄飄如小旗幟的“徵”字,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順勢而為,如不倒翁的“魯”字。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當這些歪歪扭扭、粗細不一的筆畫放在一起,又是洋洋灑灑,古拙勁健。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大克鼎》

書論家韓玉濤在《中國書學》譬喻:

“書法是寫意的中國哲學”。因為書法和中國哲學共同溯源於“伏羲畫卦”。

用東漢《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的話來解釋:

伏羲仰觀天象,俯觀地貌,又看了鳥獸植物,用這些自然的面貌,創造了周易;

倉頡也仰觀天象,俯觀地貌,又看了鳥獸植物,覺得它們需要分別記錄以有所區分,就創造了文字。

意思就是,文字和周易,都是從描畫自然而來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賀蘭山岩畫

自然,是中國藝術和哲學思想的源頭。

從某種意義上,書法史就是在“自然—人工”的破與立中螺旋而來:

畫圖記事有了大篆,那是自然的;

當篆書由大篆的“率逸”,演化為小篆的“規矩”之後,人工則佔了上風;

於是打破僵化的進程又開始了,這就是由古文字走向今文字的 “隸變”,文字又進入到一種“自然”的狀態,這個 “自然 ”,不是象形那種具象 , 是抽象的自然 ;

於是乎,“可愛的文字”又從小篆的“模具”中“靈魂出竅”, 在邊關遠陲蓬勃發展起來,如居延漢簡、河西漢簡(隸變並進一步發展到隸草);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傳李斯小篆《嶧山碑》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居延漢簡,“君”字與小朋友的“石”異曲同工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河西漢簡,粗筆如濃眉,富有童趣

到楷書,結構精準,法度森嚴,“工”又成為主流;

宋代打破唐楷的範式,推出“我書意造本無法”、“天真爛漫是吾師”的創作思潮;

明代時,傅山提出著名的“寧拙毋巧,寧醜勿媚”;

爾後,清代的“館閣體”又給書法套上了“烏”“光”“方”的小枷鎖……

千古一隸書

與楷書和行草從晉唐盛行到民國不同,隸書在唐宋明的大部分時期是沉寂的。

但隸書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即使在本身成熟階段的東漢,它仍然是不失可愛的,始終保持著“ 意趣 ”的面貌。

我們耳熟能詳的隸書名帖如《石門頌》《曹全碑》《禮器碑》《張遷碑》等,這樣的“趣味”比比皆是,信手拈來。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石門頌》的“升”字,如舞者伸展。清代楊守敬曾評《石門頌》:野鶴閒雞,飄飄欲仙。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張遷碑》的“陳”字,形如要塞,而《張遷碑》的整體風格就是方整逸氣,各自堡壘。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曹全碑》的“於”字,飄逸如水袖,《曹全碑》也被書家評為:秀美飛動,不假束縛。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禮器碑》,更是被譽為“隸書極則”,端莊之中往有神來之筆。看《禮器碑》中“臺”字的這個長橫,真如飛簷逸出,橫空出世。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到了清代,得以復興的隸書又成功打破“館閣體”的枷鎖,讓清代書家好似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天高任我飛,海闊憑我躍。

比如,吳昌碩的隸書,字形有童真,筆力卻老辣,與他的寫意花鳥,風格一致。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吳昌碩五言聯:村裡謝安石,家中白侍郎 以及寫意圖《石榴》

齊白石的隸書,又以印入書,由篆而來,形成“疏可走馬,密不插針”的藝術風格。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齊白石 隸書五言聯:昔者湘蘭見,今人南樓逢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鄧石如篆刻作品:我書意造本無法

鄭板橋的隸書,波磔飄逸,筆畫善用澀筆,形成一種如風穿竹葉的動感,與他的竹子如出一轍。

真的,像小朋友一樣去寫字,大概就領悟到了書法的真諦!

鄭板橋 隸書詩軸 與他的畫竹作品

雖然書體原始狀態的“童真”與質樸,給了隸書很強的可塑性特質,但是形成如吳昌碩、鄧石如這種大家,有自我書寫風格,還是需要掌握基本的筆法、字法。

就像蘇軾雖然說“我書意造本無法”,但也是臨帖臨了千百過,再來追求自然,以掙脫前人窠臼,不然就真的是“臆造”了。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告訴大家,隸書天真可愛自然好玩,適合引領初學者開始自己的學書旅程。

即使一開始,寫得不“漂亮”,也總散發著一種“性本善”的拙趣,打破我們條條框框多年之後的太多“不敢為”。

當然,

該練還是得練,

該寫還是得寫!

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遇見詩書畫”公眾號,

詩書畫興趣交流可添加小編wx:zuojiamengq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