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不够,你还在幻想“颐养天年”吗?

在上一篇文章《中国式养老困局——中国人养老最缺的是什么》中,很多网友评论认为养老最缺的还是"钱",那么,养老金不够了,让老人出来工作,究竟是不是错呢?

养老金不够,你还在幻想“颐养天年”吗?

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有27%的人已经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却仍在工作。"养老金不够用了,老人是否应该出来工作"一直是社会讨论的重点问题,现在看,无论是"延迟退休"政策还是专家学者一直在呼吁的"尊严"观念,整个社会舆论是倾向于老人应该出来工作这一观点的。

这对中国传统的养老观无疑有很大出入。曾经我们讲究"颐养天年",讲究拿着养老金在家享受生活安度晚年,如今怎么又讲"向邻国日本学习,老了也要出来工作,实现自身价值"了呢?凭什么?

养老金不够,你还在幻想“颐养天年”吗?

养老金替代率低,老人无奈“返工”

我们先来解释一个名词——"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根据世界银行组织建议,如果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养老替代率需不低于70%;而国际劳工组织给出的"替代率警戒线"则是55%。如果低于这条警戒线,老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就可能会出现大幅下降

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情况如何呢?2015年,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总替代率为44.08%;而从2016年开始,我国每年的人均养老金增速逐年下降,由此前延续数年的10%,下降为2016年的6.5%,2017年的5.5%,2018年的5%。

养老金不够,你还在幻想“颐养天年”吗?

根据专家学者预测,以社会职工的平均工资为参照,如果不改革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到本世纪末,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会降到20%左右,由此产生的后果也可想而知。

数字不能直接带来焦虑,而现实生活却可以,很多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养老金越来越不够花了。但是,近些年国家财政上紧,花的钱越来越多,收的税越来越少,我们除了"理解",似乎也不知道能做些什么。

同时,421家庭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年轻人除了要养娃,还要赡养4位老人,经济负担可想而知。于是,很多老人不愿让子女承担一切养老负担。2006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2.3%的老人选择自己筹谋保障生活质量,高于"子女照料"。

养老金不够,你还在幻想“颐养天年”吗?

而自己筹谋的出路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就是重返工作岗位。老人出来工作看似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挽回尊严,深层次上讲还是体现了一种社会的无奈。

养老金不够用?全世界都一样!

德国养老保险联合会公布的数字显示,1990年工龄满45年的退休人员还可以拿到在职时净收入的55%,2000年这一水平降至52.6%,2010年则为52%,目前是将近48%,2030年预计仅为43%——德国养老费用水平一直在下降。

不可否认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和养老环境仍然存在着很大不足和缺陷,不同人群的养老金待遇也仍十分悬殊,但说养老问题只有中国才有却有点"冤枉"了。

养老金不够,你还在幻想“颐养天年”吗?

老龄化是全球性趋势,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越发严重,用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交养老保险的人越来越少,使得养老金不够用也成了"全球化趋势",无论这个国家的福利政策是否完善。

诚如网友们说的,养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钱",但随着养老金的日渐亏空,我们如果还抱着"颐养天年"的心态,就多少有些不现实了。这一步已经走到这儿了,无奈归无奈,但想要晚年过的富裕,我们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而出来赚钱可能就是我们的唯一出路

养老金不够,你还在幻想“颐养天年”吗?

对此,发达国家还是比较想得开的。比如,2016年,超过法定退休年龄(65岁至69岁)的德国人中,仍有约15%在工作,而10年前这一比例仅为7%;而英国养老金领取者中,也有约25%的人在退休后重返工作岗位。我们的邻国日本的老年就业处于世界前列,退休的男性如果在家"趴窝",甚至会被称作"大垃圾"……

光喊口号也没用,政府要铺路

当然,政策不到位,我们光呼吁学习日本学习欧美也没用。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国老年人的就业环境并不好

养老金不够,你还在幻想“颐养天年”吗?

首先,法律上就没有为老年人就业提供足够的保护。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就终止了,之后跟公司形成的是劳务关系,但劳务关系并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问题就出在这里,在劳务关系中,加班费、带薪年假、福利待遇等,都不受法律保护,而且一旦单位终止用工,你想要回经济补偿就全看单位讲不讲道德了。

反过来,企业也很少会雇佣不受法律保护的员工。在正常的劳动合同关系下,一旦劳动者出现工伤或者工亡,还有工伤保险来赔偿。但退休人员无法上工伤保险,所以面对劳动者的工伤问题,用人单位可能要自己承担赔偿责任,尤其是老年人,伤亡概率大大增加,企业可能承受负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而且比起老年人,企业更倾向于雇佣更有工作能力和激情的年轻人

养老金不够,你还在幻想“颐养天年”吗?

因此,政府除了呼吁老年人就业,更应该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提高企业雇佣老人的意愿,如每雇佣一位老人就给予企业一定的补助金等。对于没有工作能力的失能老人,国家也应做好相应的政策措施,把更好的养老服务和政策推行下去。

我们都知道在养老上自己最缺的还是钱。但是时代不同了,“颐养天年”的时代也许早就过去了,也许还没到来。只有认清了现状,我们才能让自己度过慢慢迫近的养老困局。

那么,如果家里的老人想要出去工作,你会同意么?

——

相关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