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的預防小技巧,你掌握了嗎

風寒為中醫的病因學術語,指風和寒相結合的病邪。機體感受風寒後,臨床表現可見有惡寒重,發熱輕,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白,脈浮緊等症狀。治療以祛風散寒為大法,可採用中藥內服或非藥物療法,效果明顯。

風寒的預防小技巧,你掌握了嗎

風邪為百病之長,為外邪致病的主因,易與他邪相合,不同的季節,每與時令之氣相合傷人,而表現不同證候,如秋冬寒冷之季,或夏季空調溫度過低,造成風與寒合,機體衛外不固,形成外感風寒證,寒性收引,凝滯,易閉塞皮毛,邪鬱於肺衛,肺失宣降,衛陽失於溫煦,而表現的一系列臨床症狀。如風寒束表,可見發熱輕、惡寒重、鼻塞、流涕、多嚏、咽癢、頭痛、周身痠痛、惡風、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等。如風寒襲肺,還可見咳嗽、惡風、鼻塞流涕、咽癢不適等症狀。

感冒流行季節,注意適當鍛鍊,增強體質,儘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地所,以免感染。

同時每天可多食用維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如橙子、獼猴桃等,以預防感冒。

天氣寒冷的季節,堅持每晚入睡前熱水浴足20分鐘左右,以溫通氣血,提高抗病能力。外感風寒初起時,可趁熱服用生薑紅糖湯,也可趁熱食白粥一碗,加蔥白四段、薑絲少許,多喝開水,最好能發點汗以助祛風散寒解表。

風寒的預防小技巧,你掌握了嗎

同時要注意休息,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雞鴨等肥甘厚味。

如家裡或單位有人感冒,最好要保持房間的空氣通風良好,也可用食醋10~20毫升,加熱後在房間燻蒸,作空氣消毒,以預防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