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宋徽宗(二)胳膊拗不過向太后 趙佶巧遇上宋徽宗

上一節講到趙佶養尊處優逐漸長大成人,在他十七歲那年,他的哥哥年僅23歲的宋哲宗趙煦因病去世。宋哲宗跟他弟弟截然不同,膝下沒有一個兒子,臨死之前也沒有留下有關皇位的遺詔,這也側面說明宋哲宗這個人不善於理政,既沒有解決神宗遺留的新舊黨之爭,也沒有為身後事進行佈置,這就很尷尬,找不到嫡親接班人。

史話宋徽宗(二)胳膊拗不過向太后 趙佶巧遇上宋徽宗

向太后

哲宗去世當天,向太后便垂簾聽政,掩淚對著對執政大臣們說:“國家不幸,哲宗皇帝無子,天下事須早定。”就是說得儘快找個接班人啊,宰相章惇和大臣們建議按照祖制,認為哲宗無子嗣,皇位繼承人第一人選應該是哲宗的同母弟弟簡王趙似,第二人選是哲宗的長弟申王趙佖,第三人選才輪到哲宗之弟端王趙佶。因此按照當時的情況,趙佶是怎麼也登不上皇位的。

然而,事情的發展和大臣們的預測不相一致,自向氏自當上皇后皇太后之後,在朝中已經頗有影響力,即使是哲宗聖母朱太后也不能奈何,所以若立簡王趙似就等同於將權力拱手讓給朱太后,這不符合向太后的作風,另外申王趙佖因為幼時患癲癇,留下眼疾,也就是眼睛不好使,相貌不端正,向太后認為這樣的形象不能夠作為大宋皇帝。那麼向太后又為什麼看上了趙佶呢?前面講過趙佶自幼就喜歡繪畫踢球泡妞,搞文人風流倜儻那一套,向太后不可能不知道,但是趙佶很聰明知道自己的位置,因為生母去世較早,在宮中相對其他皇子無依靠,而神宗去世後向太后又無子,趙佶就找到了這個靠山,他正好也滿足了向太后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趙佶長大後幾乎每天都去太后那裡請安,孝順、辦事能力強是對他的印象,向太后不可謂不喜歡,因此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她提出端王趙佶即位就不出所料了。

史話宋徽宗(二)胳膊拗不過向太后 趙佶巧遇上宋徽宗

章惇

就在各自提出繼承人並決定朝議那天,實際上就變成了簡王與端王的皇位之爭,向太后認為申王患有眼疾不適合做一國之君,更是搬出神宗誇讚趙佶,哲宗指定趙佶的話,而實際上,這些話並沒有誰可以作證真偽,大臣們也無力反駁,向太后順勢就提出以端王趙佶為新一代皇帝,朝堂上頓時鴉雀無聲,無人敢言,向太后就看著宰相章惇,便問各位大臣有什麼異議。章惇素來與端王不和,對端王所作所為很不以為然,見各位同僚無人敢發聲,他知道自己必須站出來樹立旗幟,於是章惇便大聲說道:“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並認為簡王趙似名正言順,且為朱太后嫡子,哲宗同胞弟,此言一出,大臣們議論紛紛,都感到很驚詫,朝堂之上就形成了兩個陣營,要麼支持太后要麼就支持宰相,本來與章惇商量好站在一起的樞密院事(相當於宰相副手)蔡卞(後來奸相蔡京的胞弟)遲遲沒有表明態度,樞密使曾布(神宗時期的宰相,曾支持王安石變法,後被罷官為知州,哲宗時官至戶部尚書)雖然是章惇的手下,但是兩人一向相互猜忌,曾布又有著幾十年官場經歷,對章惇瞭如指掌,兩人平時也甚是不和,於是曾布見情形就站出來支持太后,並質疑章惇的說法是汙衊太后,嫡出一說站不住腳,這樣把太后直至何地,蔡卞見勢不妙,再不表明態度恐遭太后不滿,立即就附和曾布言論,然後就是威望頗高的中書侍郎許將也表示支持太后,支持立端王趙佶為帝,自此,章惇、朱太后支持簡王的方案就遭到了駁斥,其他臣下也無人再敢言他,章惇束手無策,端王即位已成定局。

史話宋徽宗(二)胳膊拗不過向太后 趙佶巧遇上宋徽宗

宋徽宗

隨後向太后便宣佈端王趙佶繼承大統,於公元1100年2月23日即位,成為北宋第八位皇帝,改年號“建中靖國”。即位初期的宋徽宗勵精圖治,為實現它建立中正之道,是國家安定的願望做出了一定貢獻,但是後來為何變成一代昏君,著實讓人費解,那麼宋徽宗初期又是怎麼治理朝政呢?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