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省民生改善交出亮麗成績單

■河南經濟報記者 焦颯

送走2018,迎來2019。新年伊始,我們對往昔進行梳理、總結。備受注目的2018年12件重點民生實事進展如何?落實情況如何?即日起,省政府新聞辦將用12場系列新聞發佈會,向社會公眾遞交2018年重點民生實事的成績單。

1月7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佈會,介紹了“繼續提高城鄉居民生活保障水平”和“新增城鎮就業100萬人以上”民生實事的落實情況,兩項工作成績滿滿,值得點贊。

繼續提高城鄉居民生活保障水平

百姓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1月7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2018年12件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上,省民政廳副廳長田開勝首先介紹了2018年我省“繼續提高城鄉居民生活保障水平”民生實事落實情況。

2018年,省政府將“繼續提高城鄉居民生活保障水平”列入重點民生實事之首。其中,省民政廳牽頭承辦兩項重點民生實事:從2018年1月1日起,將城鄉低保對象月人均財政補助水平分別由不低於250元、142元提高到不低於262元、154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於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繼續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

在財政、殘聯等部門的協同配合下,這兩項民生實事任務圓滿完成。全年共發放困難群眾民生實事資金110億元,惠及321萬城鄉低保對象、50萬特困人員和174萬殘疾人。

兜底保障水平得到提升。2018年,我省持續提高低保補差水平和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等惠民政策,使全省545萬困難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致富奔小康更有底氣。

兜底脫貧能力得到增強。全省下達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95.3億元,下發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15.3億元。

兜底保障政策體系得到完善。2018年我省先後出臺《河南省民政行業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等一系列保障性扶貧措施,會同省直部門完善了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專項救助制度,織密築牢了民生保障安全網。

會上,省人社廳就業促進工作辦公室主任王曙輝表示,一年來,通過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圓滿完成了“繼續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提高全省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目標任務。

從2018年1月1日起,我省為2017年12月31日前已經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提高養老金水平,調整增加的養老金已全部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同時,我省自2018年1月1日起,提高全省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每人每月增加18元。

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39.24萬人

1月7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2018年12件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新聞發佈會,介紹了“新增城鎮就業100萬人以上”民生實事的落實情況。

發佈會上,省人社廳副廳長李甄詳細介紹了我省落實“新增城鎮就業100萬人以上”民生實事的實施情況和具體措施。2018年,新增城鎮就業100萬人的目標任務已圓滿完成。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39.24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3.8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2.01萬人,超額完成了“新增城鎮就業100萬人以上”的重點民生實事目標。

2018年,我省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組織大規模校園招聘活動,開展“名校英才入豫計劃”專場招聘、就業服務進校園等系列服務活動,為高校畢業生求職牽線搭橋,全省2018屆高校畢業生累計實現就業52.41萬人,高於2017年同期水平。抓好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工作,幫助約12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保持了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完成去產能企業職工分流安置任務1.78萬人。

去年,我省以創業帶動就業,通過打造創業培訓、創業融資、創業服務生態體系,營造促進大眾創業的氛圍,創業成為帶動就業的重要增長點。全年累計開展創業培訓32.7萬人,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7.76億元,扶持9.6 萬人自主創業,帶動就業 31.7 萬人;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81.8億元,是全國首個發放總量突破千億元的省份。健全創業孵化體系,全省有各類孵化基地312家,在孵企業2萬家以上,特別是中國中原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區運營1年來,“雙創”示範作用明顯、高端集成孵化效果突出。

去年,我省持續強化公共就業服務,組織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民營企業招聘周、金秋招聘月等專項就業活動,積極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搭建平臺。積極推進“互聯網+就業創業”信息系統建設,為“智慧就業”提供保障。

下一步,我省將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面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努力推動勞動者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加充分就業,以“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確保全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作為主要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