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背后有何深意?

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背后有何深意?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从古至今都是出了名的农业大国。我们从爷爷奶奶那儿或者历史书上都能了解到,在以前,大多数人们都是靠种田养活一家老小的,农田也是古代人的生命之重。那么不值得各位有没有听说过这句关于农业的“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的俗语?如果听说过,背后有何深意?

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背后有何深意?

接下来,大家不妨和小编一起来理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要知道,在古代,要是谁家有很多农田,那可是当时的有钱人啊,毕竟民以食为天,农田越多,生活当然就会越加富足,不同担心没有粮食吃而被饿死。那么所谓“穷死不耕丈人田”其实讲的就是:就算穷得快饿死了,也不会去老丈人的家里求助,因为这种丢面子的事比饿死了更加让人无法接受。

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背后有何深意?

要知道古代人是没有计划生育的理念的,所以一个家庭会有许多孩子。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如果女儿的丈夫因为穷而上门求老丈人来讨生活的话,会十分让人看不起,而且老丈人家里肯定还有许多儿子,他们怎么会愿意把自己家的资产拿出来帮助一个外人呢?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老丈人借你农田来种植,那么你之后的日子必定会遭丈人一家子的白眼,同村的人也会对你指指点点,以后的生活都抬不起头,活得十分憋屈。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句“穷死不耕丈人田”。

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背后有何深意?

那么下半句“饿死不进萝卜园”背后有何深意?原来这句话就是说一个人就快饿死了,也不能进别人家的萝卜园去拔别人家的萝卜吃。也就是说古人认为,穷也要穷得有骨气,不食嗟来之食才是大丈夫所为,偷偷摸摸算什么正人君子呢?更何况有可能别人也是靠这些萝卜生存呢?若是大家都把别人园子里的萝卜吃了,自己的肚子倒是饱了,结果饿死了别人岂不罪过?

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背后有何深意?

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背后有何深意?其实啊,古人从来都是讲气节的,比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等诸如此类的事例。所以这句“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的俗语也是先人们告诉我们的做人准则:做人要有气节,要有自己的尊严,不要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去出卖自己的灵魂,更不要游手好闲混吃等死!不知道你们觉得小编说的是否有理呢?如果有其他看法欢迎大家在文章底部评论并关注小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