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演習,華為電視真的來了,賣價超過3000的廠商小心點!

<head>/<head><body>

華為做要進軍電視行業的傳聞近兩年沒有停止過,尤其是在烏鎮互聯網大會趙明表態將要進入電視市場之後。在傳聞與闢謠之間,往往昭示的就是真相。按照推測,最快可能在5月份華為電視將與觀眾見面。在暗藏佈局之後,華為進軍電視已經引起了對手們的警覺,最害怕是小米麼,未來,恐怕最惶恐的是國內傳統的電視企業海信、創維、TCL等!

這不是演習,華為電視真的來了,賣價超過3000的廠商小心點!

進軍新品類,華為再突破的必然

最新的數據顯示,2018年,華為預計實現銷售收入1085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其中,華為消費者業務2018年銷售收入預計突破520億美元,已成幾大業務板塊中收入高的模塊。

不管華為遇到什麼風雨,進入千億美元俱樂部已成事實。縱觀全球,也就三星與蘋果在電子產品領域做到這個規模。

這不是演習,華為電視真的來了,賣價超過3000的廠商小心點!

那麼,對於華為而言,在如此龐大有規模之下繼續保持高速發展面臨的困難不是一分半點。實際上,從華為的各業務增速中已經初露端倪。

除了消費業務高速增長之外,運營商BG、企業BG的收入增速已經在下降,而且目前華為在全球已經在受到狙擊。為此,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此前在接受國內外媒體採訪時表示,預計2019年增長不超過20%,即1250億美元。

這不是演習,華為電視真的來了,賣價超過3000的廠商小心點!

但是,華為定了一個偉大的目標:五年後,華為年銷售收入可能比2018年多一倍多。

華為再要實現中高速的增長,除了開拓新品類,別無他法。

佈局智能家居,華為不會放棄

既然開拓新品類是必然,那麼華為一定會選擇相關的領域,而不是去陌生的領域賭博。

眾所周知,三屏之爭直到現在也沒有分出什麼勝敗,手機屏、電腦屏與電視屏在不同的場景中在融合,但並沒有相互取代。作為家居場景也是三大屏中最大的屏,電視屏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通過電視來連接一切智能家居設備,通過電視來承載一切智能生活的信息,也許回到家了我們並沒有那麼依賴手機。

這不是演習,華為電視真的來了,賣價超過3000的廠商小心點!

我們都知道,物聯網的最終形態是要實現“萬物互聯”,而此萬物即是身邊所有的通電設備。電視或許可以作為控制端、操作端,將各個廠商的設備實現互聯互通。這樣,智能電視正好是華為佈局AI+IOT一個很好的載體。

從通訊協議到基礎佈局,華為已經具備了實現智能家居的可能性,或許說真正的生態。

這不是演習,華為電視真的來了,賣價超過3000的廠商小心點!

那麼,一旦華為進軍電視領域,小米已經在互聯網電視耕耘多年,小米自2013年9月推出智能電視以來已經接近6年,產品迭代到了4系列,而且從雷軍收購的各個關聯企業看,小米已經早就在佈局與聯通,可能不懼華為的競爭。相比之下,那些傳統的電視廠商可能危險了,這不僅是技術的競爭,內容的競爭,更多的則是模式的競爭。那麼,三星、LG、創維、海信、長虹、TCL、康佳……你們準備好了麼?尤其是售價3000元以上的產品,可能與華為的競爭更直接!

華為進軍電視,誰會嚇尿? (單選)
0人
0%
小米
0人
0%
三星
0人
0%
海信、創維等
0人
0%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button>投票/<button>
/<bo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