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武松,力量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水滸傳一百單八將,各個都身懷絕藝,最後排名時,行者武松排第十四位,這個第十四位,應該是綜合排名,綜合各個方面,包括戰力,戰績和貢獻幾個方面,如果單論戰力而言,武松絕對不只是這個排名。

行者武松,力量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行者武松

先說武松的力量,武松是山東清河縣人,人稱二郎。他“身長八尺”,“渾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的男子漢”。在景陽岡,遇到吊睛白額大虎,他臨危不懼,左手緊緊揪住虎的頂花皮,右手握成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猛打六七十下,直到大虎氣絕。可以看出,武松是天生神力,力大無比。

武松的冷靜,自不必說,單就看景陽岡打虎來看,武松在臨戰之際是十分冷靜且機智的。

行者武松,力量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武松打虎

而在生活中,武松也絕對是個不容糊弄的主,武大郎死後,武松歸來,見到潘金蓮哭,第一句話是:“嫂嫂且住,休哭!我哥哥幾時死了?得什麼症候?吃誰的藥?”

【“我的哥哥從來不曾有這般病,如何心疼便死了?”……“如今埋在那裡?”……“哥哥死得幾日了?”……武松沉吟了半晌,便出門去,徑投縣裡來。開了鎖,去房裡換了一身素淨衣服,便叫土兵打了一條麻絛,系在身邊,藏了一把尖長柄短背厚刃薄的解腕刀,取了些銀兩,帶在身邊。】

行者武松,力量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武松報仇

武松不僅帶刀,還帶了錢,他知道辦事有用著錢的時候。不僅如此,武松還換了身素淨衣服。如此緊張的時刻,連換衣服都不遺忘,可見武松之冷靜。

什麼人對什麼事瞭解多少,從何人處能得到何種消息,武松一清二楚。他無比順利地通過何九叔找到鄆哥,帶身上的銀子就派上用場了。

【“卻是誰買棺材?”……“誰來扛抬出去?”……“你認得轉頭何九叔麼?”……何九叔見人不做聲,倒捏兩把汗。卻把些話來撩他。武松也不開言,並不把話來提起。酒已數杯,只見武松揭起衣裳,颼地掣出把尖刀來,插在桌子上。……看何九叔面色青黃,不敢抖氣。武松將起雙袖,握著尖刀,對何九叔道:“小子粗疏,還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閒言不道,你只直說我哥哥死的屍首是怎地模樣?”】

行者武松,力量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武松報仇

此處武松不是打上門來,直接逼問,反而是使用心理戰術,先讓何九叔自己先心中慌亂,而後單刀直入,直擊要害,最後卻又賣了個關子,只問武大屍首是怎地模樣,步步為營。

弄清原委後,分分鐘找到西門慶,

【一直奔西門慶生藥鋪前來。……那主管也有些認得武松,不敢不出來。……武松道:“你要死,休說西門慶去向。你若要活,實對我說,西門慶在那裡?”主管道:“卻才和一個相識,去獅子橋下大酒樓上吃酒。”……逕奔到獅子橋下酒樓前,便問酒保道:“西門慶大郎和甚人吃酒?”酒保道:“和一個一般的財主,在樓上邊街閣兒裡吃酒。”】

既沒有大街小巷亂竄,也沒有找到西門慶家裡傻等。

行者武松,力量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武松報仇

後來武松被押解期間,解差意圖謀害武松,這個時候武松的反應以及處理方式,更可以看出武松遠遠高出常人的智商;

【兩個公人悄悄地商議……武松聽了,自暗暗地尋思,冷笑道:“沒你娘鳥興!那廝倒來撲復老爺!”……就枷上取下那熟鵝來,只顧自吃……兩個公人與那兩個提朴刀的,擠眉弄眼,打些暗號。武松早睃見……前面來到一處,濟濟蕩蕩魚浦,四面都是野港闊河……武松見了,假意問道:“這裡地名喚做什麼去處?”……武松踅住道:“我要淨手則個。”那一個公人走近一步,卻被武松叫聲:“下去!”一飛腳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裡去。】

武松吃鵝,不僅是吃鵝,還起到讓對方麻痺大意的效果。武松特別擅長這種手段。

行者武松,力量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孫二孃

在孫二孃的包子鋪,武松知她不懷好意,就拿些風話來撩撥她,讓孫二孃以為武松色蟲上腦,其實武松全識破,只是藏在心裡。魯智深已比林沖心細不少了,在十字坡依然著了孫二孃的道兒,差點喪命。而武松破解孫二孃的道兒不費吹灰之力。

【武松取一個拍開看了,叫道:“酒家,這饅頭是人肉的是狗肉的?……我從來走江湖上,多聽得人說道:‘大樹十字坡,客人誰敢那裡過?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卻把去填河。’”……武松又問道:“娘子,你家丈夫卻怎地不見?……恁地時,你獨自一個須冷落。”……這婦人便道:“客官休要取笑。……要歇,便在我家安歇不妨。”武松聽了這話,自家肚裡尋思道:“這婦人不懷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行者武松,力量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武松智鬥孫二孃

武松是個可怕的角色。別人都以為他中了計,實際上他在將計就計。尋常把戲,豈能瞞得過

他?

【武松看了道:“這個正是好生酒,只宜熱吃最好。”……婦人自忖道:“這個賊配軍正是該死!倒要熱吃,這藥卻是發作得快。那廝當是我手裡行貨!”……(武松)張得那婦人轉身入去,卻把這酒潑在僻暗處,口中虛把舌頭來咂道:“好酒!還是這酒衝得人動!”……(那婦人)便來把武松輕輕提將起來。武松就勢抱住那婦人……那婦人殺豬也似叫將起來。那兩個漢子急待向前,被武松大喝一聲,驚的呆了。】

行者武松,力量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行者武松

通過這些武松的手段,足可見武松智力之高,情商之高。

武松雖然出身不高,且行走江湖多年,武藝高強,但是武松做人有自己做人的底線,且從不輕易打破;

宋江力勸武松去花榮山寨,武松因和宋江志向不同,執意不去。這是武松的原則。武松因為有原則在,每每化險為夷。

行者武松,力量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行者武松

【差撥道:“……只道你曉事,如何這等不達時務?……”武松道:“你到來發話,指望老爺送人情與你。半文也沒!我精拳頭有一雙相送!金銀有些,留了自買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管營喝叫除了行枷……須打一百殺威棒……武松道:“……我若是躲閃一棒的,不是好漢。從先打過的都不算,從新再打起。”……“要打便打毒些,不要人情棒兒,打我不快活。”……管營道:“路上途中曾害甚病來?”武松道:“我於路不曾害,酒也吃的,肉也吃的,飯也吃得,路也走得。”】

【宋江仰著臉,只顧踏將去,正跐在火掀柄上。把那火掀裡炭火,都掀在那漢臉上。……那漢氣將起來,把宋江劈胸揪住,大喝道:“你是甚麼鳥人,敢來逍遣我!”宋江也吃一驚,正分說不得的。

那漢正是武松,看到此處,不禁被武松的豪氣和骨氣所深深折服。

行者武松,力量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武松和宋江

一直以來,宋江對武松都是非常敬畏的,初時,宋江勸武松同去花榮山寨,武松拒絕。後來梁山泊裡排了座次,樂和唱宋江作的《滿江紅》,唱到招安,第一個反對的是武松,李逵是第二個。宋江大喝把李逵砍了,卻不敢喝武松。後來,李逵被收進監牢,宋江卻叫來武松給他講自家曲衷。此時,魯智深卻替武松說話。而不見林沖任何動靜。

行者武松,力量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武松和吳智深

魯智深和林沖本是好兄弟。遇見武松之後,魯智深和林沖的交往就很少提及了。這不單因為魯智深和武松都是步兵,而林沖是馬兵。恐怕更重要的還是因為魯智深和武松脾性相投。一直到後來攻打方臘,魯智深也是每每和武松一處。拿住方臘的人,施耐庵小說中寫的是魯智深,而民間話本里卻常常流傳武松獨臂擒方臘的說法。總之,是武松、魯智深二人的戲份,都和林沖無緣。

行者武松,力量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武松擒方臘

【當下宋江看視武松,雖然不死,已成廢人。武松對宋江說道:“小弟今已殘疾,不願赴京朝覲。盡將身邊金銀賞賜,都納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閒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冊,休寫小弟進京。”宋江見說:“任從你心。”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後至八十善終。……林沖風癱,又不能痊,就留在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視。後半載而亡。】

行者武松,力量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武松斷臂

【包道乙祖是金華山中人,幼年出家,學左道之法……但遇交鋒,必使妖法害人。有一口寶劍,號為玄天混元劍,能飛百步取人……魯智深、武松一路殺來,正與鄭彪交手。那包天師在馬上見武松使兩口戒刀,步行直取鄭彪,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天混元劍來,從空飛下,正砍中武松左臂,血暈倒了。卻得魯智深一條禪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時,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將斷。卻奪得他那口混元劍。武松醒來,看見左臂已折,伶仃將斷,一發自把戒刀割斷了。】

砍傷武松臂膊的,不是別的劍,是玄天混元劍。一般的劍,不配砍傷武松臂膊。而且,是行了妖法,趁武松之危,飛來斬傷。於此猶嫌不足,更重要的是,玄天混元劍雖砍中武松臂膊,卻不能斷它。是武松自己使戒刀斷了左臂。故知,武松左臂之斷,其神勇絕有過於毫髮未傷者。而另一重隱喻是,成為廢人是武松自己的選擇,非為外力所迫。

若論起來,右臂比左臂更擅長使刀,更何況武松一雙腿上功夫在飛雲浦已威風顯露。區區一隻左臂又豈足以令武松成為廢人。要知道,《水滸》說武松“成為廢人”,並不是在他左臂折斷的九十七回,而是在九十九回,緊跟著魯智深坐化之後。可見,武松“成為廢人”實非因左臂已斷,只因智深已亡。

縱覽水滸,武松先後景陽岡打虎,怒殺西門慶,激鬥蔣門神,誅殺飛天武功,單臂擒方臘,從無敗績,

因此,若論單人作戰能力,武松堪稱水滸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