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怵頭運動?家長該這麼引導

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和“要求”之間往往只有一條很模糊的界限,稍不注意就容易越線。很多家長希望鼓勵孩子多參與運動,但有時卻適得其反地衍生出了不現實的期望。

我小的時候,父母從不限制我和兄弟姐妹們運動跑跳。也許是因為家裡孩子多他們管不過來吧,所以誰也不必壓抑天性,我們每個人都有著程度相當大的“運動自由”。我父親自學成才,在房地產領域做得有聲有色。他最常告訴我們的一句話就是:“我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而我母親則成長在愛爾蘭的一家農場,她的處世格言也就充滿了勤奮的味道,她常說:“你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才能實現你的夢想。”

幸運的是,雖然我的父母也有著望子成龍的希望,但他們卻從來沒有將這種期望強加在我們身上。“放養”式的教育讓我受益良多,我可以只參加自己喜歡的運動,也可以自己安排運動的時間和對象。

K.C. Wilder, Ph.D. (懷爾德博士)

(K.C. Wilder曾是全美大學自行車賽的冠軍,也是一名專業的自行車手兼運動學心理研究專家。)

我們根據Wilder博士的觀察研究成果,五招教會你如何合理引導孩子積極參與運動。

1. 定義核心家庭價值觀

孩子怵頭運動?家長該這麼引導

定義一份家庭價值觀和與孩子直接交流一樣簡單:孩子們需要理解運動會為生活帶來許多積極的改變。

2. 讓孩子在運動中感受到幸福快樂

孩子怵頭運動?家長該這麼引導

告訴孩子體育活動的意義並不在於結果的輸贏,而在於過程中收穫的快樂與滿足感。讓孩子自由完整的享受運動給他們帶來的樂趣,用更好的情感心態面對學習與生活。

3. 注入信心

孩子怵頭運動?家長該這麼引導

運動自帶的競爭性是難以避免的,這也就意味著參與運動的人並不一定要謙卑禮讓,一定程度內的對抗與挑戰反而更能夠激發運動員的信心。明確地向孩子表達“我相信你”這種情感,這能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信心基礎,令他們在運動中發揮的更加出色。

4. 激發運動熱情,培養健康的競爭心態

孩子怵頭運動?家長該這麼引導

讓你的孩子知道對他們喜歡的遊戲或活動充滿競爭和熱情並不是錯事。鼓勵孩子找到他們的願望和激情,幫助他們一起確定取得成功所需要實現的目標。

5. 培育積極的家庭文化

孩子怵頭運動?家長該這麼引導

幫助孩子認識運動場上的“是非觀”。培養孩子成為快樂健康的個體,鼓勵他們將在運動中收穫到的自由與責任感應用在生活中,時刻保持在運動場上那般的熱情與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