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寒冬来临?这个行业却火热异常

新年伊始,迈瑞闪电解约 200+ 应届生,招行用一句「政策变化」毁约 600+ 应届生,美团、知乎通知离职仅用 3-5 分钟。某些大厂,也默默加大“人员优化”的力度。

​事实上,互联网一直以来就不是「安分守己」的行业,企业的结构调整、人才升级也是常见的现象。根据全天候科技报道,并非所有互联网企业均在“缩招”,很多 AI 方面的独角兽公司从今年开始扩大校招范围。

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语言,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的发展也带动了 Python 相关岗位的火热。数据显示(coding dojo)Python 语言热度一路飙升,不仅如此,相比 2017 ,2018 年的岗位需求量仅 Python 有明显增长。很多人面对高薪岗位蠢蠢欲动,但如何正确看待 AI 行业的高薪?我们从竞争热度、招聘趋势、技能提升方向等进行分析,给予一些建议。

互联网行业寒冬来临?这个行业却火热异常

AI 行业高薪源自人才稀缺性

AI 人才存量小、需求旺盛,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高校、高学历人才来说,应届 80w 恐怕只是“起薪”。去年腾讯的图像识别算法研究岗,就开出了 80w+ 的年薪,最新的19年校招,基础的算法岗位行业平均薪酬也在 25w-40w 之间。

互联网行业寒冬来临?这个行业却火热异常

现在转行 AI 来得及吗?

转行 AI 并没有想象的难,我们从学历要求、技术门槛角度分析:

从技术角度来说,任何行业都有初级和高级的岗位。对于准备转行或相关专业本科生而言,机器学习工程师很可能是你找到的第一个 AI 工作,可能没有想象中高薪,但机会更多、发展空间更广阔。

从学历角度来说,高校背景为加分项,而非必须项。机器学习、算法都是核心的 AI 能力,这些岗位往往对学历有相对基础的要求,更看重技能本身。

互联网行业寒冬来临?这个行业却火热异常

转行 AI 方向多,应选择哪个细分领域?

从职位薪资看,截止至 2018 年,即使是 AI 领域平均薪资最低的图像处理,平均招聘薪酬也达到 2.36w,比一般技术类职位薪酬高出 40-80%。而最高的无人驾驶领域,平均薪资达 4.14w,当然技术要求也更高。

互联网行业寒冬来临?这个行业却火热异常

从岗位需求看,需求量增长最大的是实现人机对话的机器学习人才,2014-2016 年年均入职复合增长率为 168.2%。以搜索、图像、推荐算法为主的算法类岗位需求量增长幅度位居第 2。

互联网行业寒冬来临?这个行业却火热异常

2018 年以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达到 82.8 亿元。中国企业的业务发展更侧重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这也是相关岗位在中国尤其稀缺的原因。

AI 求职,企业最看重“项目经验”

互联网行业寒冬来临?这个行业却火热异常

绝大多数企业招聘时要求应聘者有“实践经验”或项目经验。AI 人才难求,难的不是技术门槛,而是技术的应用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