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業寒冬來臨?這個行業卻火熱異常

新年伊始,邁瑞閃電解約 200+ 應屆生,招行用一句「政策變化」毀約 600+ 應屆生,美團、知乎通知離職僅用 3-5 分鐘。某些大廠,也默默加大“人員優化”的力度。

​事實上,互聯網一直以來就不是「安分守己」的行業,企業的結構調整、人才升級也是常見的現象。根據全天候科技報道,並非所有互聯網企業均在“縮招”,很多 AI 方面的獨角獸公司從今年開始擴大校招範圍。

作為人工智能的核心語言,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的發展也帶動了 Python 相關崗位的火熱。數據顯示(coding dojo)Python 語言熱度一路飆升,不僅如此,相比 2017 ,2018 年的崗位需求量僅 Python 有明顯增長。很多人面對高薪崗位蠢蠢欲動,但如何正確看待 AI 行業的高薪?我們從競爭熱度、招聘趨勢、技能提升方向等進行分析,給予一些建議。

互聯網行業寒冬來臨?這個行業卻火熱異常

AI 行業高薪源自人才稀缺性

AI 人才存量小、需求旺盛,更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對於高校、高學歷人才來說,應屆 80w 恐怕只是“起薪”。去年騰訊的圖像識別算法研究崗,就開出了 80w+ 的年薪,最新的19年校招,基礎的算法崗位行業平均薪酬也在 25w-40w 之間。

互聯網行業寒冬來臨?這個行業卻火熱異常

現在轉行 AI 來得及嗎?

轉行 AI 並沒有想象的難,我們從學歷要求、技術門檻角度分析:

從技術角度來說,任何行業都有初級和高級的崗位。對於準備轉行或相關專業本科生而言,機器學習工程師很可能是你找到的第一個 AI 工作,可能沒有想象中高薪,但機會更多、發展空間更廣闊。

從學歷角度來說,高校背景為加分項,而非必須項。機器學習、算法都是核心的 AI 能力,這些崗位往往對學歷有相對基礎的要求,更看重技能本身。

互聯網行業寒冬來臨?這個行業卻火熱異常

轉行 AI 方向多,應選擇哪個細分領域?

從職位薪資看,截止至 2018 年,即使是 AI 領域平均薪資最低的圖像處理,平均招聘薪酬也達到 2.36w,比一般技術類職位薪酬高出 40-80%。而最高的無人駕駛領域,平均薪資達 4.14w,當然技術要求也更高。

互聯網行業寒冬來臨?這個行業卻火熱異常

從崗位需求看,需求量增長最大的是實現人機對話的機器學習人才,2014-2016 年年均入職複合增長率為 168.2%。以搜索、圖像、推薦算法為主的算法類崗位需求量增長幅度位居第 2。

互聯網行業寒冬來臨?這個行業卻火熱異常

2018 年以圖像識別、視頻識別等技術為核心的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達到 82.8 億元。中國企業的業務發展更側重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領域,這也是相關崗位在中國尤其稀缺的原因。

AI 求職,企業最看重“項目經驗”

互聯網行業寒冬來臨?這個行業卻火熱異常

絕大多數企業招聘時要求應聘者有“實踐經驗”或項目經驗。AI 人才難求,難的不是技術門檻,而是技術的應用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