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還在上漲的樓盤,仍然跟學區有關

難得的陽光明媚的春季週末。

早晨起來,拉開窗簾,遙望世紀公園,公園裡鬱鬱蔥蔥的樹木,與御翠園裡一排排的紅色小屋頂連成一片,紅綠相間,煞是可愛,像是卡通圖片裡的。我斜躺在飄窗的靠墊上,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看著一邊發呆。

洗漱完畢,約了中介去鄰家的仁恆河濱城看房,把誠心在賣的房子看了一遍,品評一番,最後的戶主非常熱情,送我們到門外,中介小夥子說這家人剛剛買了對面樓的四房,要把現在住的這套賣出去騰名額。

出來之後,已經12點了,我們就去大拇指廣場吃了泰國菜,順便在麵包店買了法棍在Blt超市裡買了牛奶,在聯洋生活久了,習慣了這裡的一草一木,置換到別的地方會覺得不習慣吧,所以,很多人都是在社區裡面換來換去。

仁恆河濱城在上海算是名盤了,在10萬單價1500-2500萬總價裡是流動性最好的樓盤,可以說是叫好叫座。

平均而言,河濱城每月成交量在15-20套左右,年換手率在4.2%-5.5%左右,還是比較高的。


仁恆三期最近成交的價格在11萬左右了,一期稍微便宜點,查了一下Q房網的成交數據,看到去年10月份剛調控時,三期價格是10萬出頭,可見河濱城還是在慢慢漲著。

我翻了一下數據,發現聯洋漲的明顯的還有聯洋年華的一房,去年10月成交價是670萬,春節前是695萬,上個月是715萬,現在報價基本在745萬左右。

上海整個大盤已經不漲了,有的房子要出手還得折價,但是這種宜居加學區的還是在漲。



分割線以下是深圳

看個深圳名盤,東海花園,也是我們的鄰居樓盤,我也比較瞭解,香港前特首曾蔭權租的就是這個小區。


深圳其實從去年325新政後就進入調整期了,春節前後有的樓盤出現了10%的跌幅,不過,東海花園還是在逆勢上漲著,現在的報價也到11萬了。

昨天有朋友問我樓市怎麼樣,我說整體看滬深的大盤已經不漲了,不過個股有分化,仍然在上漲的是“一點宜居加一點學區”,漲幅也不大,每一套都比上一套貴一點,小步慢跑,股市裡也有這種股票吧?

而且,在經歷了春節前後三個月的冰凍之後,滬深二手房在3月份都迎來了成交的反彈。

學區呢,其實不僅是學校附加的價值,更多的是整個社區多年的人文環境的發酵醞釀,甚至是跟整個大區域的多年沉澱也有關係,這屬於地段的價值。

純粹為學區的那種沒法住的房子,我覺得風險不小,但是,這種一點宜居一點學區的,還是表現不錯的,大盤漲時它也漲,雖然不一定是漲幅最高的,大盤不漲時,它還是漲,從跳漲變成了小步慢跑。

小步慢跑的“一點宜居一點學區”是保守主義者我的理念,我喜歡這種“穩穩的幸福”,是我的心靈可以理解可以把握的,我信仰,所以,我可以長久持有。那種狂飆猛進式的不是我的菜,跟我沒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