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作品展暨陳為新印鈕雕刻精品展臺灣聯袂獻展!(內有福利)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展覽時間

2018年12月20日—12月27日

展覽地點

臺北市孫中山紀念館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第三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作品展6月28日在福建博物院展出

海峽兩岸篆刻界同仁共同期待的第三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作品展6月28日在美麗的福州開幕,並在福州持續展出3個月。

近日,欣聞此展將聯袂陳為新印鈕雕刻精品展,於12月20日前往海峽東岸臺灣巡展,在臺北市孫中山紀念館展出一週,又有《文脈流芳——第三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作品集》在臺首發,我謹代表中國篆刻藝術院向大賽系列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為此付出辛勞的所有人們表示衷心地感謝!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陳為新印鈕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文脈流芳——第三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作品集》新書首發

著名學者費孝通先生曾說:“天地有大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個“各美其美”表現在這個展覽中尤為突出。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費胤斌金獎作品

這次大賽有一千五百多名選手投稿,最終選出了一百件優秀作品參展。這些作品風格各異,各具風貌,各領風騷。表明了大賽在前兩屆的基礎上又向藝術的本體邁進了一步!

本次大展還有一個特徵就是獲獎作者刻工穩風格的居多。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本次投稿的作者刻工穩風格的比例大於刻寫意風格的;第二個原因是近年來學習篆刻的青年人學習傳統的比較多。這也說明了在文化大繁榮、大發展之際,更加重視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迴歸。當下,認認真真地迴歸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極其重要的事。對於年輕的印人來說是溫故知新、入古出新;對於成熟的藝術家來說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臺灣選手王威凱金獎作品

篆刻藝術是天地大美之中的一枝奇葩。中國篆刻藝術院這些年來立足於篆刻藝術的研究與創作,舉辦了許多具有影響力的展覽:“金石永壽——中國第一屆壽山石篆刻藝術展”“江山多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篆刻展 中日篆刻展”“大美篆刻——走向生活中的篆刻藝術展”“入古出新——當代著名篆刻家印章臨創展”等。

展覽以新穎的理念、超前的設計思想,引領了當代篆刻藝術的審美情趣和方向,在業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近年來中國篆刻藝術院又和福建省文聯、《文化生活報》等聯合舉辦這個海峽兩岸篆刻大賽,取得了很顯著的成果。我們將篆刻藝術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做成了美的盛宴、美的傳遞、美的歷程。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林李陽金獎作品

人們說篆刻藝術是“方寸之中的大千世界”“以小見大”正是篆刻藝術最突出也是最迷人的特點。它不僅包羅了歷史、文學、哲學、訓詁學、設計學、書法、篆刻技法等多種學問,這些年篆刻藝術還在國家重大的外交場所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比如去年9月在福建省舉辦的金磚五國會議文化節上,用的就是鈐蓋“中國印”的啟動儀式;習近平總書記論述《治國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全球首發式,用的也是中國印的標識。2009年,中國篆刻成功地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些都彰顯了中國篆刻藝術“以小見大”的魅力和作用。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王浩獲獎作品

海峽兩岸文化同宗同源,兩岸一齊舉辦這個活動,使華夏文明得到有力的傳承和發展,使中華文脈永世流芳!這個意義早已超越了舉辦這個藝術活動的意義本身!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許賢炎獲獎作品

古人云:“持之以恆”。一個有意義的活動堅持不了多久,就會變得意義不大,而一個沒有意義的活動就是再堅持也還是沒有意義。因此,我們的海峽兩岸篆刻大賽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持之以恆”;堅持一年年地辦下去,不斷改進、不斷完善,做出特色、做出品牌,不為時弊所左右,不為權勢所動搖,不為金錢所驅使!印章雖小,但我們內心的志向要大,格局要寬。借用宋代哲人張載的話說,我們所做的事就是要: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王心茂獲獎作品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陳為新印鈕展

同步巡展!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為更好推廣和傳承壽山石文化,第三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作品展舉辦期間,還將於2018年12月20日-27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同時舉辦“陳為新壽山石印鈕雕刻精品展”。此次展覽既是陳為新個人藝術創作成果的彙報展示,也是海峽兩岸壽山石愛好者增加互動、增進情感的文化載體,讓更多人欣賞到集材質之美、篆刻之美、雕刻之美三美於一體的壽山石印鈕。

陳為新藝術簡介

陳為新,字宇石,1973 年出生,福建羅源人。福建教育學院雕塑藝術設計專業畢業,後入中央美術學院進修。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驚石,又得書法篆刻家林健的悉心指導,致力於研究“四靈”神獸藝術,將其融於文玩清供創作之中。其雕刻藝術成就表現在多個方面,鈕飾、圓雕、拉絲、透雕皆擅;古獸、龍鳳、龜禽、博古俱精。能融傳統東、西兩大流派於一爐,上追漢唐石刻古風,造型渾樸,刀法洗練,以形傳神,意蘊深邃;近挹現當代名家妙緒,旁涉美術、篆刻,博採眾長,遺貌取神。其作品《一家親》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螭虎穿環》被福建博物院收藏。現為中國高級技師、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名藝人,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青年委員會主任、福建省工藝美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福州市壽山石雕非遺傳承人。福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授於陳為新壽山石雕技能大師工作室榮譽稱號。作品《硯池墨雨》《印八仙》《普濟四海》於2013 年至2017 年連續三屆獲得福建省工藝美術精品“爭豔杯”大賽金獎,著有《為新刻石》。

主辦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

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福州市委宣傳部

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研究中心

福建博物院

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

福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福州廣播電視臺

平潭綜合實驗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協辦單位

臺灣印社

臺灣中華印石藝術收藏協會

陝西省書法家協會

浙派篆刻藝術研究院

上海吳昌碩藝術研究會

終南印社

曬墨寶文化交流共享平臺

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

福建省書法家協會

福建美術出版社

福州市臺灣事務辦公室

中國壽山石交易中心

海峽壽山石文化研究院

中國壽山石館

東方石藝城

西湖印象藝術館

福州市清卿薄意藝術研究院

(排名不分先後)

承辦單位

《文化生活報》社

福州市美術館

新書首發!免費贈書!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文脈流芳—第三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作品集》即將在臺灣首發啦!為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喜歡,小編給大家免費送書啦!

活動規則:轉發本條微信到您的朋友圈,積滿30個贊後,截屏發至文化生活報公眾號(wenhshb)。前十名發送者即可贈送《文脈流芳—第三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作品集》作品集一本。

領取方式:發微信至《文化生活報》微信公眾號,並留下您的

真實姓名、手機號碼以及詳細的收件地址,我們的工作人員將與您取得聯絡並儘快寄送,郵費到付。

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暨陈为新印钮雕刻精品展台湾联袂献展!(内有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