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怀念半夜排队买车票的春运,还有那拥挤的绿皮火车

又要过年了,远走他乡为了家和理想奔波的朋友该买好车票了吧?或者是在家门口工作的朋友,是不是每天下班了还要拎着塑料袋从超市或者集市上一点一点的往家里提东西?就为了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农历年,亲情和友情在这个盛会中升华,一副鲜红的对联和两个火红的灯笼,寓意着来年鸿运当头;一桌妈妈忙活了好几天才凑齐的家常菜和挤得满满的亲人,难得的一次团聚,明年还要为生活而别离。过年,不是简单的为了好吃好喝,也不是千里走单骑赶回来完成任务,那是充满了父母对出门在外的子女的牵挂后的仔细端详,是丈夫爸爸可以有个正当的借口暂时放下工作回家探亲,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一次必须的团聚,是祖祖辈辈要铭记不忘的我们自己的盛大节日。

回家过年,怀念半夜排队买车票的春运,还有那拥挤的绿皮火车

感谢祖国的日益强大,方方面面的科技服务于民,现在的交通发达了,为过年回家的人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急切的归家心情。依然忘不了那些年最害怕的春运情节,因为买不到回家的车票而烦恼,几公里长的队伍似乎永远到不了头,寒冷、饥饿、拥挤、诈骗、困乏,形形色色的人组成了堪比非洲角马的迁移阵容,没有经历过的人你根本无法体会这样的无奈,鱼目混杂的人,充满方便面和脚臭味儿,大包小包还有蛇皮袋塑料桶的行李,撵野猪般的鼾声和小孩子的哭闹,上下车被挤掉了鞋的愤怒,总之,这是非常非常充满了辛酸和焦急的体会。

在中国,没有挤过春运的车的人就不能算是正宗的中国人。小编也是个农民工,也曾尝过世间冷暖百态,也曾揣着一百元南下闯荡,只为了高考落榜的无地自容,在农村,上了高中而没考上大学是注定位要被笑话的,还不如初中毕业后直接放弃。离家两年,原以为的风风光光梦被现实砸的粉碎,为了挨到月底发工资而顿顿方便面泡馒头,为了一天五十块钱的高工资被磨破了肩膀和脚底板。离家的孩子起初是浪荡的心带着轻快的身子往出跑,在一次次的被意想不到的无情现实挫败了高傲的自尊心,然后就是疲惫的身躯带着逃避的心想要回家,只是不到过年没有借口踏上列车而已。

回家过年,怀念半夜排队买车票的春运,还有那拥挤的绿皮火车

车票比离家时难买一百倍都不止,寒风中排了大半夜的队才明白回家的路有多难走。半中午的跑去车站买票,以为和往日一样只要拿着钱就能买到心中规划好日期的火车票,去了车站才看到什么是人山人海,真的被吓了一跳。偌大的广场被早就排好队的人占了一大半,还有的就是推着卖炒饭和烤红薯的三轮车,用热水盆泡着饮料还有热水瓶和方便面的小摊,就连治安联防的人员想要进出大厅都费劲,不是没人让路,是实在让不出来一条可以正着身子过去的路。当加班卖票窗口关上那一刻,人群并没有骚动,只是多了一声叹息。用了半包香烟打听到一条买票的秘诀,后半夜来排队,实在没办法就掏钱请人买,那时候买票不用身份证,把你的目的地给人说清楚,也可以写在纸条上,加钱请排在前面的人给你捎着买票。因为不放心,信大街上的人都不敢信车站的人,这是老乡给的警告,就把那请人的钱拿去旁边网吧了,打了半夜的CS,不到四点就去了车站排队,原以为来得早,前面最少不下一百个人排好了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晚上压根就没回去。总算是买到了五天后的绿皮车票,万幸的是还有座位,一千八百公里的路程,不晚点也要三十多个小时,没有座位真的很难想象。

回家过年,怀念半夜排队买车票的春运,还有那拥挤的绿皮火车

绿皮火车是出门打工的人必定要坐一回的神器,也是杀威棒,千把公里以上的,光坐车都要坐出病来。上海南站的起点倒不是多恐怖,半夜一点半上车,坐下午七点半的最后公交车来后就是等,没有智能手机,没有掌上电脑,没有小说,花一块钱买了十几张报纸,一来可以打发时间,二来可以垫坐,上厕所都是挎两个包再提个蛇皮袋,像极了街头的拾荒者。起点、有座,还顺利。可是被一阵脚踩醒,还以为是地震了,回过神才发现是无锡站,人多的从窗户往进爬,先是几个行礼袋飞进来,接着就是一双粗糙有力的手扣在窗沿,然后随着“嘿”的一声头就进来了,后边有人推,他也来不及看清路,反正挤进来再说,于是,靠近窗口的我腿上就多了几个脚印。这阵势真的让人害怕,腿想收但是没地方收,只能是给他把行李袋先挪开,还要把他的腰托住,万一摔倒了也不好,毕竟大家都是出门打工的人。

回家过年,怀念半夜排队买车票的春运,还有那拥挤的绿皮火车

其实吧,坐火车是很累的,五个小时以后还不如站着,坐着也累人。过了昆山,我就起来到处转转,去厕所处歇歇,因为这个地方比较自由,可以泡桶面,可以抽根烟,也可以撒泡尿,还能有小股凉风吹进来,就是有一点不好,声音太大,哐当哐当的好像要散架。没有动车,没有高铁,也舍不得坐飞机,绿皮火车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外出务工人员的首选工具,拉着无数的揣着梦想的人穿梭在大江南北。低廉的票价是非常实惠的,漂亮的绿色也很亲切,唯一不好的就是慢,基本见站就要停下来给人让路,还有就是座位不舒服,声音大。我真的还不清楚这绿皮火车到底有没有卧铺或者餐车,反正只有推着小车艰难的来回折腾的人,嘴里不停的喊着“瓜子饮料矿泉水,啤酒扑克方便面”,还要时不时地喊一句“大哥阿姨们麻烦收一下脚,热开水来了”。最让人想不到的就是卖盒饭的人,从开始的十五块钱一份买到五块钱一份,最后的竟然十块钱三份,这让我很生气,本来以为十块钱一份捡了便宜,他不会再降价了,他竟然卖到三块三了,十块钱还真的吃不饱。桶装方便面超市只卖两块五,他这五块,这是不讲价的,一直到终点站都是这个价。

回家过年,怀念半夜排队买车票的春运,还有那拥挤的绿皮火车

忘了这火车时速是六十还是七十公里每小时,反正是最慢的,看着人家红色的火车哗啦哗啦的跑,很让人焦急。这绿皮火车是四位数字的编号,比“Z”和“T”打头的要慢,要给人家直达的和特快的让路,遇到大站停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正常。可以下去晃悠,这是抽烟的爷们最喜欢的时候,三五个人下去,扭扭酸痛的身子,一连抽上两三根香烟,还对车站周围的房子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坐绿皮火车是枯燥乏味的,两排座位中间少了可以打牌的小桌子,都能明显的感受到背后座位上的人很小的动静,中间就那么薄薄一层皮子包裹着海绵,屁股下面也是薄薄的一层海绵,坐着很累。但回家的激动心情越来越强烈,每过一个站都意味着离家更近了,就这样拥挤的火车,人越坐越新鲜,想睡也睡不着,没有什么好姿势,躺不下也没地方趴着,就那样扬起头靠在靠背上歪着头睡,打鼾是很多人都会有的,还有的哈喇子都顺着下巴流,还牵着老长的丝,随着呼吸一伸一缩的。

回家过年,怀念半夜排队买车票的春运,还有那拥挤的绿皮火车

到达西安又是半夜三点多,候车室根本没有空余的椅子,还好报纸没扔,找个靠墙的拐角坐下,有空调不冷,索性铺开报纸躺下,头枕着蛇皮袋,比坐车还舒服。倒车是中午十二点发车,天亮了花五块钱寄存行李,然后吃了一笼包子一碗擀面皮,还要两碗稀饭润润嗓子,再坐公交去康复路市场转转,给父母买身衣服。火车坐到县城,再倒汽车两个小时,还要走五六里山路,到家已经是快看不清人影的时候了。还好遇到村里的四叔给岳父辞年回去,给帮忙扛着蛇皮袋子,这里边是老板发的二十斤大米,五常长粒香米,没舍得扔,比起家里用黄豆换的散米要高级的多。还有好几套衣服,自己的衣服和早上买的新衣服,还有两双三接头皮鞋,还有好几本厚厚的书,还有一个录音机,得有五十斤吧,还有两个包,感谢四叔,要不然磨回家怕是要多有个把小时。

回家过年,怀念半夜排队买车票的春运,还有那拥挤的绿皮火车

当那条忘了我的黄狗对着我狂叫的时候,妈妈拉亮了门头上的灯泡,看着我一愣,像憋着什么一样叫了一声“娃回来了哇”。看着半躺在土炕上斜靠在墙上的奶奶,正在用热水泡脚的大(农村人没有叫爸爸的习惯,都是叫大或者爷,也有叫爹的,我们家族叫大),火炉边磕着旱烟袋戴着火车头棉帽子的爷爷,抱着三个月大的侄女的嫂子,哥哥乘天还没有黑尽去挑水了。这就是我的的家,过年要几千公里赶回来团聚的地方,普普通通的农村人的最温暖的地方,牵挂了一年半的最亲切最想念的家,这里有我最亲的人。然后就是好几天的忙活,对联很红,灯笼很亮,除夕夜的饭特别香,年初一的鞭炮特别响,心情特别好。挣没挣到钱,回家过个年,见个面,吃顿饭,了了心中满满的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