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七岁成“黑户”,流落他乡多年,无奈进深山养蜂、喝山泉


穷、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当然这个方向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坏。但大多都是碌碌无为,过着平凡的日子。在安康镇坪县钟宝镇金岭村一个叫两条凹的深山里,就有着这样一位因为“穷”而最终走到这里的六旬老者杨开明,因为是早年逃荒来到这里的,所以他举目无情,没有户口,他曾一度被认为是“黑户”,然而他却隐居深山养蜂,喝山泉,吃野菜过得好不潇洒。

杨开明不知道自己的祖籍是湖北还是重庆,6岁时妈妈去世,家里穷得没一粒米,父亲便带着他流浪,7岁那年本来身体就不好的父亲死在流浪的路上,是路人帮他用苞谷杆包父亲的遗体在路边挖了个坑埋葬。埋葬了父亲,7岁的杨开明不知道要去何方,只是本能地沿着路前行,遇到人就哭,好心人会给他一碗稀饭充饥,有人还叫他吃棕树的芯。

10岁那年,杨开明流浪到了镇坪钟宝,古盐道旁一家盐道客栈收留了他,杨开明帮这家砍柴,为住店的盐夫烧开水,在这一家杨开明干了20来年。离开这家后又到另一家做长工,帮干农活,主人许诺等小女儿长大后许配给她,小女儿长大成人另有所爱,杨开明在这家呆着感到特别尴尬,不得不离开。杨开明没有户口只好又找了一家寄生,在第三家杨开明一直干到64岁。杨开明说:“我属牛,就是给人家打长工做牛的,这就是命。”


有人和他说可以外出打工,并说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只要跟着他们就行,64岁的杨开明跟着他们去沈阳,但在路上车出事了,一车4人死了3人,只有杨开明幸免于难。杨开明回到了镇坪钟宝这个他寄生的地方,这次他再也不想寄人篱下了,他选择到深山养土蜂,杨开明背了2个空蜂桶上山,搭起木屋准备长住,第1年引来2箱土蜂,第2年发展到11箱。

因为杨开明是黑户,没有地没有山林,当地村民无偿供他使用。杨开明很感激镇坪人对他的帮助和包容。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开明的土蜂箱越来越多。现在靠养蜂吃穿是没有一点问题。杨开明说:“小时候饿怕了,我要吃饱,现在一天吃2顿饭,一顿要半斤米,肉能吃一斤半。不过肉没有条件顿顿吃,只能2天吃一顿肉。”

杨开明养了5条狗,那条养了10多年的老狗前几天被山上逮野兽的暗器夹断了腿躺在木屋里,其余4条狗见来人都迎了出来。独自一人在深山养蜂,狗是他的伴,也能帮他看管住一箱箱蜂。5条狗的消费也不低,杨开明说:“顶我一个人的口粮。”


喝的是流淌的山泉水。杨开明酒量很大,曾经一顿能喝一斤白酒,20年前看别人喝醉酒出事,就不喝了。杨开明说:“我一个人生活,喝醉了谁管我。”随着人们的关注,相关部门也为其上了户口,对于未来,杨开明说等我不能干了,我可以把我的蜂子给人,条件只是这个人能给我做口饭吃,我死了把我埋了。生命本无常,何不图潇洒一生,纵情山水间,杨开明的一生虽然不是十分的幸福,但他却过得很潇洒,起码这个时候的他很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