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窑厂里的“黑户”,每对夫妻最少生育三子,也没书读!


他们来自云南、贵州、四川凉山大山深处,他们随父母寄居在窑厂边简陋的工棚里,他们的父母每天挥汗如雨,希望孩子的明天会改变,而他们对山外世界也充满着渴望。

穿过茂密的树林,一片低矮的工棚进入视野,门前或坐或站着几名妇女,怀抱着几个孩子,从她们“叽叽咕咕”的方言中,可以感觉到,她们都是来自外地。而在房子内,几个孩子要么躺在床上,要么坐在地上玩耍,她们大多光着脚,光着腿,有的甚至光着身子。

孩子的爸爸们大多没有文化,他说只能干搬砖这样的体力活,一个月有3000左右的收入。

罗和妻子是半路结合,妻子是四川人,从小就是“黑户”,小孩是她跟前夫生的孩子,前夫已经去世,跟罗又没有血缘关系。在罗看来,要解决小孩户口,必须先解决妻子的户口问题,否则小孩面临着一辈子是“黑户”。

孩子们饿了的时候就会跑到小卖部买来方便面泡着吃。有时就是剩菜剩饭解决一下。

放学了,这些窑厂的孩子从不远处的当地小学回来。在窑厂,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在上学。

每对夫妻最少都有三个小孩,在他们看来人多力量大,一个孩子难养活,孩子多才好养活。有的为生一个男孩,连续生四五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