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打针也能打出病,绝非危言耸听!

打个针而已,为啥叫的如此撕心裂肺?或许你也会因为害怕打针,拜托医生下手轻一点。可以说人人都怕打针,但是频繁的进行肌肉注射,也就是屁股针,疼痛不是最令人害怕的。也许你们身边有一些这样症状的人,走路姿势外八字、双膝不能并拢、不能翘二郎腿,蹲位时可出现环圈征或蛙腿征等等,或多或少都是小时候频繁进行肌肉注射导致。

所以说打屁股针也是会致病的,而这绝非危言耸听!

反复多次的打屁股针,也可以说是反复多次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引起的,然而使臀部肌肉等软组织挛缩(即变短)而导致髋关节运动受限的疾病在医学上称之为“臀肌挛缩症”

原来打针也能打出病,绝非危言耸听!


由于臀肌挛缩在全国,还是一种“少见病”,大多数病患及家属还不知道这是一种疾病,都可能认为是一种天生残疾或者是从小没有养成很好的走路习惯,所以得不到确诊,更不知道还可以治疗。

什么是臀肌挛缩症?

臀肌包括:臀大肌、臀肌和臀中小肌,其主要功能是外展和外旋髋关节。

臀肌挛缩症是指:因臀部肌肉等软组织挛缩(即变短)而导致髋关节运动受限的疾病

好发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常为双侧性,单侧少见,常因反复多次臀部肌肉内注射药物引起。由于婴幼儿臀部肌肉薄弱,吸收及修复能力较差,反复多次的臀部注射,机械、物理及药物化学等多种因素刺激使肌肉组织局部出血、水肿、变性、坏死,形成纤维疤痕组织,失去弹性。臀部外伤、感染、遗传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原来打针也能打出病,绝非危言耸听!


臀肌挛缩症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

1.步态异常:

站立或步行时肢体外侧外旋,呈“外八字”(鸭步)步态;

跑步时只能小步幅跑动,大步幅时呈跳跃状。

2.双膝不能并拢:

①站立时,轻度外旋;

②坐立时,不能跷“郎腿”;

③蹲位时,可出现环圈征、蛙腿征。

3.臀部皮肤有凹陷或能扪及条索状硬块。

4.表现严重者可骨盆倾斜、脊柱侧弯、假性长短腿。

臀肌常因影响学生体育达标和美观,生活不便而就医。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一般采取手术治疗。

传统手术:切开臀肌挛缩松解术。此手术切口长、创伤大、出血多、恢复较慢。

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美观等优点。

臀肌挛缩症的预防我们应注意这几点:

随着苯甲醇作为肌注溶媒在我国退出历史舞台,新发的臀肌挛缩病例越来越少。临床工作中,有时候难免需要进行臀部肌肉注射,目前的肌注药物一般都是以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臀部肌肉的刺激少,一般不会出现臀肌挛缩症,所以各位病友不用太担心。但是对于一些有疤痕体质或遗传易感性的病友,还是建议避免多次反复臀部肌肉注射,肌注之后及时进行热敷,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消散和减少对臀部肌肉的刺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