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傳奇老人:54歲回島創業,公司利潤曾是華為的1.6倍

寶島臺灣出了很多厲害的人,別看這個島很小,但很多人創辦的企業比大陸企業不知道要強多少。就說臺灣的半導體行業吧,如果對半導體行業沒有太多瞭解,有這樣一個數據可以供你參考:僅僅三年前,臺積電年淨利潤604億元人民幣,其利潤規模是同期華為的1.6倍、騰訊的2倍多。

中國臺灣傳奇老人:54歲回島創業,公司利潤曾是華為的1.6倍

說起臺積電,就要說創始人張忠謀。作為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有“芯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之稱。在領導了臺積電31年之後,如今的臺積電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製造商,是高通和蘋果的核心供應商。如果沒有臺積電,或許如今的科技行業會是另一番景象。

首先,我們看看臺積電有多厲害。臺積電是全世界最大的獨立的半導體制造公司,像英特爾、高通這樣的公司,更多地集中在半導體的設計上,而臺積電則負責製造。臺積電牽動著全球科技業的神經,因為它製造了全球60%的芯片,芯片領域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加起來還不到它的三分之一。

張忠謀生於1931年,浙江寧波人。1949年,18歲的張忠謀進入美國哈佛大學,隨後轉學至麻省理工學院。1955年,拿到麻省理工學院機械系碩士學位的張忠謀,進入了一家電器公司的半導體部門,任工程師,“半導體教父”的傳奇就此啟幕。1985年,遠在美國的張忠謀受朋友之邀回到臺灣,而後創辦了臺積電。當時,張忠謀已經56歲了。

中國臺灣傳奇老人:54歲回島創業,公司利潤曾是華為的1.6倍

到了這個年紀,才開始創業,在今天是根本無法想象的事情,如果讓我們54歲開始創業,不說外在環境,光是自己的身體就吃不消了,然而,張忠謀卻不怕。

一般認為,製造業是一個利潤薄、容易被取代的行業,但是臺積電越做越大,利潤越來越高,它是怎麼做到的呢?簡單說,就是把事情做到極致。

臺積電的毛利潤率高達40%左右,這在半導體行業中高得難以想象,因為它的工程師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把生產線調製得非常精確,成品率比競爭對手高很多,這就是把事情做到極致的好處。

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臺積電已成為半導體代工行業的霸主。公開資料顯示,臺積電的市場佔有率已超過50%。作為參考,三星的市佔率不足10%。目前,臺積電是蘋果公司的iPhone主要芯片製造商。

中國臺灣傳奇老人:54歲回島創業,公司利潤曾是華為的1.6倍

2018年6月,張忠謀宣佈退休,張忠謀留給繼任者的是,一個市值1800多億美元,力壓英特爾、三星,技術與芯片代工市場佔有率雄踞行業前排的超級大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