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魯迅那會兒有自媒體,他的文章能通過頭條審核發表嗎?

魯迅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一位文人,他也是近代中國傑出的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文筆犀利,直搗要害,揭露時弊。他不是武士卻勝過武士,筆就是他的刀和劍。如他在《記念劉和珍君》中寫道:“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酣暢淋漓,氣勢可觀。

如果魯迅那會兒有自媒體,他的文章能通過頭條審核發表嗎?

他曾經是學生語文課本里“霸主”的存在,可現在已將面臨“下課”的境地。套用現在的俗稱,他可能就是憤青,不懂時務的鼓吹手。

假如,魯迅先生那時代有自媒體的話,他寫的文章能通過審核嗎?能發表嗎?是否動不動“您的內容不適合收錄”?是不是隻能經常刪除自己的文章?

如果魯迅那會兒有自媒體,他的文章能通過頭條審核發表嗎?

譬如,在雜文《論“他媽的”》中,魯迅在國人習以為常的“國罵”背後看出了封建等級、門第制度所造成的扭曲的而不免卑劣的反抗心理。

譬如,在《小雜感》中寫道:“自稱盜賊的無須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稱正人君子的必須防,得其反則是盜賊”:這都是深刻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自然也是“刻毒”。

譬如,魯迅先生的14本雜文集中塑造了許多精彩而典型的形象,如“叭兒狗”、“西崽”、“洋場惡少”、“革命工頭”等等。

如果魯迅那會兒有自媒體,他的文章能通過頭條審核發表嗎?

偉人曾評價魯迅先生:“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

偉人還評價道:“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當然不看好魯迅先生的也大有人在。

如果魯迅那會兒有自媒體,他的文章能通過頭條審核發表嗎?

有人說魯迅先生: “如《狂人日記》、《阿Q正傳》都只為了好玩,舞文弄墨,對舊禮教和社會現狀挖苦諷刺一番,以逞一己之快。”

還有人說魯迅先生:心理完全病態,人格的卑汙,尤出人意外,簡直連起碼的“人”的資格還夠不著。好像孔子、釋迦、基督都比他不上。青年信以為真,讀其書而慕其人,受他的病態心理的陶冶,卑汙人格的感化,個個都變成魯迅,那還了得?

如果魯迅那會兒有自媒體,他的文章能通過頭條審核發表嗎?

公道自在人心!

摘錄幾句魯迅先生作品中的文字:

面具戴太久,就會長到臉上,再想揭下來,除非傷筋動骨扒皮。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我之所謂生存,並不是苟活,所謂溫飽,不是奢侈,所謂發展,也不是放縱。

在人人說假話的年代講真話;在人人麻木的年代擁有充實的心靈。

做奴隸雖然不幸,但並不可怕,因為知道掙扎,畢竟還有掙脫的希望;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歎、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