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记忆:母亲的“小油灯”

岁月记忆:母亲的“小油灯”

母亲远去了,她一生留给了子女的记忆很多很多,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陪伴她多年的那盏“小油灯”

小油灯极为简单,一根灯芯侵在煤油瓶内,点燃灯芯就可照明。六七十年代,家乡大多用小油灯照明。为节省煤油,母亲总是把灯芯调得黄豆粒大小,以至灯光暗的发红,说这样可以省油,全年几块钱就足够了。

我们家兄妹多,家境贫寒,是母亲的精打细算,才使我们从苦日子里熬过来。为过的松快些,母亲养了两头猪,晚上点起小油灯,把积成的肥料挖上来,又灌上几担水,一直干到深夜才休息,这样可以多挣些工分。

岁月记忆:母亲的“小油灯”

父亲在外的时候,晚上我们兄妹几个便围在母亲身旁,看着朦胧灯光下的母亲,一边掰玉米,一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不觉一笸箩就掰光了。

一次深夜,我们睡得正香,突然听到鸡窝乱叫,吓得我们紧紧抱往母亲,母亲说:“别怕,是黄鼬(黄鼠狼)拉鸡呢”。母亲点燃油灯,一手挡住灯芯不让风吹灭,我们兄妹几个在母亲身后抓住衣服,一连串拖起了长尾巴,母亲边走边大声喝道:“好个臭黄鼬,非打死你不可”,边喊边用脚跺地,我们也随之跟着跺脚,霎时“砰砰砰!”的响成一片,吓得黄鼠狼跑得无影无踪,随即母亲便把灯吹灭,我们摸黑回到屋里。

记得我发高烧,母亲叫起睡得正香的哥哥点燃油灯,用一张白纸卷成一个圆筒,扣在油灯芯上,哥哥用棉被把我裹起背在身上,母亲端着小油灯在前面照路,漆黑的夜里伴着油灯微弱的光亮,深一脚浅一脚的及时送到卫生所,赤脚医生打了退烧针,哥哥躺在木凳上睡着了,母亲却守着我一直到了天明。

岁月记忆:母亲的“小油灯”

过年了,我们兄妹几个吵着要新衣服,母亲白天下地干活,晚上便点起小油灯,把穿得很旧的衣服撕成一条条,用熬好的玉米粥把布条粘成一大块,贴在外面墙上,等风干后做鞋底用。夜深人静时,母亲在小油灯旁纳起了鞋底,不时地把我叫醒,催我下炕撒尿。几次醒来,看到母亲还在不停的纳着,我迷迷糊糊的问上一句:“娘,是我那双鞋吗?”娘抬起头冲我微微一笑:“是你的,快睡吧!”我眼皮也不睁,一骨碌钻进了被窝。鸡叫的天明了,母亲还在不停的做着手里的活,然后揉揉眼睛囫囵的养一会神,拿起锄头就下地了。

每每想起油灯那微红的火苗,呲呲的燃油声,淡淡的青烟,我仿佛瞬间回到了童年。母亲就是一盏油灯,耗干了灯油,燃尽了自己,为子女点亮了前行的路程。

岁月记忆:母亲的“小油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