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賈躍亭的FF,小鵬汽車更靠譜些!

小鵬終於要來了。

如果說李斌和沈暉是“熟悉的陌生人”的話,何小鵬則是不折不扣的“門口的野蠻人”,在蟄伏了長達17個月之後,何小鵬帶著他的部隊,開始衝擊傳統汽車市場,尤其是在中國車市的多事之秋。

一股嚴格意義上的互聯網勢力,開始出現在傳統汽車世界的視野,這將預示著汽車市場將上演更加激烈的新舊勢力的“對話”。

2018年的第四個季度,對於汽車人而言,註定是艱難的。燃油車市場慘烈的衰退,與電動車市場兇猛的增長,交相輝映。

過去的10月份,已經是中國車市連續同比下跌的第四個月份。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汽車巨頭通用在華的終端銷量陡然從18萬猛跌到13萬輛,引發內部極大的震驚。

中國自主品牌領頭羊,吉利汽車,在這個艱難的月份,同比增長的幅度已經下滑到了3%,離負增長已近在咫尺。更為悲觀的是,吉利最重要的主力車型帝豪和博越,銷量同比猛跌,一個負增長24.4%,一個負增長32.8%,可謂哀鴻遍野。

吉利之所以還能夠保持住增長,要拜領克所賜,然而領克,恐怕也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與此同時,在北美市場,特斯拉並沒有停下攻城略地的步伐,導致傳統豪華車巨頭們在北美則節節失利,已難以跟上大盤的節奏。在北美,繼福特決定大幅裁員之後,通用內部已經確定要大規模裁員,此外,執行副總這些高管們全部降薪,以節省成本、共赴難關。

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開始啟動入市的征程,分外引人矚目,這些X因素的入局,將會怎樣改變中國車市,尤其是燃油車的銷量,進而影響汽車產業的格局,於此時此刻,引人深思。

2018年11月7日,小鵬G3公佈了自己的配置表,不知道李書福先生是否會感到焦慮。車評君根據計算得出補貼價格在8萬元左右,所以小鵬G3的市場價位區間應該在12-20萬之間,與領克02幾乎完全重疊,在消費者定位上幾乎完全重疊,但在性能和配置上,造車新勢力的優勢一目瞭然。

以主力車型領克02 1.5T 耀Pro 2018款和小鵬G3 智享版做簡單對比,領克02這款車的售價為15.68萬元,而小鵬G3智享版售價未定,但如果刨除購置稅,估計價格上還會有很大的優勢。

這兩款車型,在尺寸上不相上下,整備質量上領克02以1520千克比1585千克佔優。

在動力性能上,電動車的優勢一目瞭然,領克1.5T的發動機,只能迸發出132kW的峰值功率,扭矩為265N·M,而小鵬G3的峰值功率為145kW,扭矩為300 N·M,事實上領克02的2.0T的發動機,才能獲得140kW的峰值功率和300 N·M的扭矩,堪堪與之匹敵。

在主動安全上,傳統燃油車的痛點開始變得更加突出。儘管領克02在大陸(Continental)的幫助下提供了一系列的輔助駕駛功能,但小鵬G3還額外擁有自適應彎道巡航、自動限速調節、自動變道輔助、輔助駕駛模擬現實系統等升級技能。

另外,小鵬G3的自動泊車系統會成為亮點。據何小鵬透露,其自動泊車功能已經能夠覆蓋76%的使用場景,而特斯拉也不到15%。

電動車和傳統燃油車最大的區別恐怕會是在車聯網領域。

首先小鵬G3提供整車OTA,而領克02沒有。這就意味著在未來,小鵬G3的各項能力可以持續成長,而領克02沒有。

比起賈躍亭的FF,小鵬汽車更靠譜些!

比如自動泊車能力,會變得越來越好,自動駕駛能力會越來越強,語音識別系統的識別率會越來越高。

作為一款傳統燃油車,這些系統的性能會越來越差,因為不能升級和進化。領克02幾乎不提車聯網系統。

小鵬G3除了自己深度定製車聯網OS之外,還有強大的語音助手系統,幾乎可以對車上所有的功能進行控制,而且能力會越來越強。

小鵬汽車擁有超過600人的車聯網研發團隊和AI團隊,將確保持續給用戶提供優質的軟件服務和更多的內容服務。

對於所有的消費者而言,將電腦連上網的目的,不是為了聯網,而是為了訪問各種各樣的網站,滿足信息、社交、娛樂等各種需求。

所以,龐大的車聯網運營團隊是智能體驗的核心保障。

從配置和字面上看,小鵬G3的上市將會給15萬元左右的SUV市場帶來很大的衝擊,但到底能否實現,參數和配置恐怕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背後還需要更加強大的支撐體系,比如說製造品質、規模製造能力、交付和服務體系能力、財務體系能力,都將會成為拖後腿的因素,甚至造成失敗。

作為一個純粹意義上的跨界者,何小鵬對此又是怎麼看的呢?他又做了哪些準備工作,來支撐這次對他而言,具有決定意義的出擊呢?

何小鵬的策略是“以時間換空間”、“以慢打快”。

2017年,小鵬1.0成為造車新勢力中首個進入工信部產品公告的企業,但何小鵬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這個車型只生產1000輛,且不向大眾展開銷售,只交付給內部員工和一些參與體驗的“極客用戶”。

此舉對內對外均引發了軒然大波。

內部員工與合作伙伴感到難以理解,他們認為按照行業慣例,小鵬1.0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交付的標準,為何不公開對外銷售?

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時間意味著一切,早上市意味著市場機會,意味著先機之利,也意味著會奪得第一個批量上市銷售的造車新勢力的“title”。

面對著巨大的誘惑和內部的不同意見,何小鵬還是扛住了壓力,頂住了搶佔市場先機的誘惑。坦率地說,這並不是一個容易做出的決定,何小鵬的決策依據到底是什麼呢?

最近,在小鵬公司的一些內部溝通場合,何小鵬陸陸續續給出了一些答案,車評君簡要總結如下,供大家評估,看看這家造車新勢力將會怎樣衝擊市場?

1、傳統車企的交付標準未必適合造車新勢力的標準。因為傳統車企有口碑、有品牌,哪怕出一些狀況,已經成熟的運轉體系和品牌可以吸收和化解這些問題。但造車新勢力幾乎沒有犯錯的機會,一旦出了狀況,就可能不會有第二次出牌的機會。

2、傳統車企的品控流程已經經過檢驗,造車新勢力是第一次。在這樣的情況下,造車新勢力在做品控方面一定要更加保守,不容有失。

3、傳統車企有著完善的供應鏈、製造、經銷和售後服務體系,造車新勢力沒有。在這樣的背景下,造車新勢力需要對整個上下游的體系進行更加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實現將高品質的產品,規模化地交付給終端用戶,並保證有足夠多的售後服務資源。

4、造車新勢力還沒有成熟的公司體系、財務體系。何小鵬說,如果一個車企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0萬輛,涉及國地補的準備金就是幾十億,而且大概需要3年時間,才能拿到補貼。如果財務體系不夠健全,車賣得越快,因為現金流的原因,企業死得越快。

鑑於上述原因,小鵬汽車所採取的措施是:

1、加大產品測試力度。將近1000輛汽車交給員工和“極客用戶”之後,在廣州展開了真實場景的使用測試,平均每輛車的里程為1萬公里,增加了1000萬公里的測試里程。通過這些真實使用場景的反饋,小鵬汽車對小鵬1.0進行了一次中改,推出小鵬G3。

2、在所有與製造相關的領域,對創新極其剋制。何小鵬認為汽車是唯一個年銷量過百萬、代碼超過100萬行、零部件超過1萬個的複雜產品。作為一個組織,都不可能具備三個方面的體系能力,所以在製造中一定要有所取捨和剋制。在涉及到安全的製造環節,力避盲目創新,把基礎做紮實,以提升品質為目標。而只有在智能和車聯網方面,才做積極的創新。

3、花更多的時間搭建公司的體系。包括在前期將交付和售後服務體系控制在自己手裡,只有自己全部弄明白、並將流程跑通之後,才有可能將這些工作交給合作伙伴來做,讓加盟商來做。

此外,何小鵬認為,整個交付體系還包括國地補、金融保險、建店設計和施工、充電樁建設、工商和稅務、財務等相關支撐體系。

為搭建上述所需的體系,何小鵬計劃在2019年時,將小鵬汽車的團隊擴張6000人。

上述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小鵬汽車為此大概用了17個月時間。何小鵬認為,只有將這些工作走紮實,未來才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前進,慢就是快。

小鵬G3定檔12月正式上市。

造車新勢力的體系,無論準備多麼充分,終究還是需要完成從0到1的跨越,需要最終經歷市場的檢驗。

但時間終會解決上述問題。

現在的問題是,特斯拉在北美的故事,會在中國市場被複制嗎?造車新勢力的到來,對傳統車企意味著什麼?

對於所有的傳統車企而言,是時候認真而又嚴肅地審視這股“生力軍”。因為它們的缺點,正在被逐步填平,優點將會被持續地放大。

一旦造車新勢力的體系能力搭建完畢,後續的競爭就是產品的競爭。

面向未來的汽車產品,機械製造部分,對購買決策的影響,將會日漸減弱,智能化相關的自動駕駛、車聯網、OTA、汽車信息化,對消費者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在這些方面,吉利和長城們,恐怕難以匹敵新生力量的衝擊。

不僅僅是中國傳統車企,哪怕是在全球的範圍之內,原先那種裝模做樣地、敷衍地找幾個供應商,堆上一套車聯網系統,或號稱擁有自動駕駛能力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過去,大多數智能化配置,只解決了有和無的問題,但沒有去管好用不好用的問題,能夠發揮什麼作用的問題。

到如今,汽車產品靠堆砌配置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對於車主而言,需要的是真正能用的配置、好用的配置。

有不少的傳統車企,裝了車聯網系統之後,那個系統的用戶使用率如何,硬件和軟件的適配是否ok?交互體驗好不好?應用生態是否在持續運營?OEM們恐怕是不關心的,也是無力關心的。

因為不少OEMs的系統是供應商做的,供應商怎麼會關心這些事情呢?

所有的傳統車企,度需要非常嚴肅認真地解決智能化的問題。

這個問題對於車企而言,更大的挑戰在於,解決人才和組織的問題。鑑於車企長期以硬件製造為主,研發隊伍的構成中以硬件工程師為核心,流程和文化體系上,也以此前的硬件製造為主。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傳統車企內部,組建一支軟件研發團隊,難度是非常大的。

如果傳統車企不能解決車型產品智能化的問題,在中國汽車的市場上,複製特斯拉在北美的故事,只是時間的問題。

傳統的燃油車的日子,在接下來的2019年,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上看都將會更加艱難,只是不知道,這些企業將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挑戰。

小鵬G3們的上市,對傳統燃油車而言,不是好消息,但對於中國的汽車產業而言,卻又是一個好消息。蔚來的ES 8已經初步進入了40-50萬價位的市場,開始在豪華車市場上與跨國車企展開較量。

小鵬G3,也將進入一箇中國本土品牌原先表現並不出色的細分市場——15萬元左右的市場區間。

這個市場,剛好處於原來自主品牌車型價格的上限,而又是合資品牌B級車主力車型難以企及的市場區間。

在這個細分市場,長城的Wey、吉利的領克一直就試圖能夠攻佔進去,截止目前未竟全功。小鵬G3的加入,無疑將增加中國品牌在這個領域的競爭力,憑藉智能化的優勢,有很大的希望獲得更多年輕人的親睞。

小鵬G3的上市,對於中國的消費者而言,無疑也是好消息。對於這些年輕人而言,他們會有更多的選擇,可以買到智能化的汽車、能夠成長的汽車,並在擁有汽車的過程中,得到持續不斷的服務。

市場競爭激烈程度的提升,也將促進產品體驗的提升、技術水平的提升,最終讓生存下來的企業更具競爭力。

從上述方方面面的意義上看,我們應該樂於看到造車新勢力的入局,並預祝他們能夠大獲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