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長白山區新發現一處青銅時代遺址

新華社長春11月12日電(記者 周長慶)近日,吉林省長白山區發現一處青銅時代遺址,並得到權威專家認可。現場採集到一個大石鎬以及石鏃、石片各一件。

這一遺址是10月31日,由吉林省文史館館員、吉林省長白山文化研究會會長張福有等人發現,位於吉林省敦化市青溝子鄉鳳凰店村西北約800米、當石河北岸約400米的小山包上。

據張福有介紹,山包上依次排列4個半壁石洞,其中東側的最大石壁呈露天石洞狀,張福有在洞中距第五級石階約1米處,發現了一個大石鎬。在出口牆外約20米處地表,他們採集到1件石鏃(未加工完的半成品)、1件石片。

張福有說,這個大石鎬長43釐米、重5.3公斤,堪稱我國迄今發現的同類石鎬中的 “巨無霸”。它利用天然的長條形礫石,一端加工成刃。

上述數據,均於2018年11月6日上午,由中國考古學會舊石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吉林大學石器實驗室陳全家教授以及李萬博、魏天旭測得並攝影、繪圖,寫出鑑定意見。

吉林長白山區新發現一處青銅時代遺址


據專家介紹,這一遺址過去未見於當地的《敦化市文物志》,屬新發現。與近幾年發現的敦化市官地鎮崗子遺址的冰洞頗為相似。崗子遺址發現大量青銅時代的石斧、石鋤、夾砂陶片等。經與吉林大學陳全家教授和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徐廷探討,這個遺址的年代可能與周邊及崗子遺址相仿,屬青銅時代。

作為文史專家,張福有依據這個遺址的石階梯推測,此類遺蹟或與史書《後漢書》《北史》《隋書》《文獻通考》等記載的東北古代少數民族“挹婁”(滿族的先祖)在“不鹹山北”“鑿穴以居,開口向上,以梯出入”有關,有深入調查研究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